Page 77 -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
P. 77
2024 年 4 月 第 48 卷 第 4 期 原创成果
不先,如皮燃火,如泉涌出,前进后退,无丝毫散乱,曲 太极图中的子午线那样垂直中正,上自百会,下至会
中求直,蓄而后发”(《太极拳五字诀》) [18]720 。《太极拳 阴,形成一条直线。运动时,以手平衡姿势运转,前后
十要论》亦言:“天地间未有一往而不返者,亦未常有直 左右皆以中心线为界,步以走圆,身以行圆。总而言
而无曲者矣;盖物有对待,势有回还,古今不易之理 之,一举一动,皆以圆为宗。此应由浅入深,不能急于
也。” [2]492 气吸为阴为柔,气呼为阳为刚,与势合者相 求成”;言“轻灵自然”则“要像三尺罗衣挂在无影树
济自然,这是太极拳“耍拳”“用武”不可偏废之理。太 上,在空中迎风飘荡” [2]500 。法诀给出比喻性概念而不
极拳“耍拳”是阴阳刚柔之常理,此常理却又处于易变 是直接定义,这也是太极拳传统性理论的特点,即需要
中使“耍”的意义与意味变得不寻常。 感知而默会,有意蕴且不刻板,因为定义本身就有局限
变是常道,把握刚柔要旨、运动规律可以不变应万 性,过分注重形式逻辑意义上的定义会扼杀被定义项
变,其规律是从无柔到有柔,由有柔而生刚,由一时一 本身所嵌入的意义结构 [21] ,而以比喻或故事使抽象化
处之柔刚到全身及时时处处之刚柔。这是“耍拳”体 的思辨获得形象生动的间接表达,并产生某种能感觉
认太极从无到有的认识论要义,即先自身有刚柔,还需 的效应 [22] ,这比定义或更有意思与意味。另外,以比喻
“从人”有刚柔,如此才能做到随屈而就伸的自然而 将法诀形象表达,给人以想象空间,这比刚性定义更容
然,这是功在日常、刚柔不可偏废的从理论到实践的日 易让受众接受,并且它赋予“耍拳”的意境让人不得不
常化体认过程。质言之,太极拳“耍拳”有的是太极刚 认真体味探求。
柔,也是刚柔阴阳变动的无不应之刚柔,其日常的意义 太极拳“耍拳”的运化关乎身体内外,需要从外而
在独自习练中就可体认,若在“耍拳”的两两推手中喂 内,以达内外统一,需要“耍拳”者从有形招式中体悟
招体劲、切磋学习,则既具“耍”的乐趣又具“乐学”意 进阶,运化于内,觉化太极劲。虽然法诀有明练与体悟
义。如学者 [20] 所言,游戏者全身心沉浸于游戏之中, 的指引性,但无法用语言尽说,因而其兼具明述与默
既相互敞开又相互接纳,从而不断实现视域融合和精 会。明述具有直接性,如通过“动作解析”“跟着练”就
神拓展,使其不断从一种可能性迈向新的可能性,在 可在外形上逐渐达成,而默会需体悟内化,将“中正平
“往复循环”中不断更新自己,这正是太极拳“耍拳”为 圆、轻灵自然”的“象水之形”由外而内地缄默形塑以
耍也为拳,并具游戏娱乐性的日常体认化意义与魅力。 成气与劲的“流通似水”。这是由外而内运化太极劲
2.2 从明练到默会的灵觉化过程 的过程,也是明练太极拳而逐渐默会太极劲的觉化过
刚柔是太极拳“耍拳”的总纲,如何将刚柔运化到 程。太极劲觉化后,还需要在具体的“耍拳”实践中再
全身各处、达到刚柔相济则太极拳本身就是方法,就如 感知以培养灵觉,如听劲、发劲,并将这种“灵觉劲法”
前文所述的体流水之性那样,有流水之性就能无所不 化为自动化才能触及太极拳的自然而然 [23] 。明述与默
通,这时的刚柔就会运化到全身各处。体流水之性其 会是“知识大厦”的两大支柱,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
实也是太极拳法与刚柔劲法的灵觉化过程,关涉太极 且互惠互补,只有在二者的互动与进阶中才能真正习
拳“怎么练”与“怎么耍”的前提要义。《耍拳论》给出 得内在、获得实质 [24] 。“耍拳”理论中法诀的给出旨在
了以“中正平圆为用功方法、轻灵自然为原则” [2]499 的 指明太极拳需要由拳架的规范性运化才能进阶内在,
运化要求,这是太极拳“耍拳”的要旨也是法诀,即要 由拳架规范性的动作明练才能默会并灵觉化太极劲,
在中正平圆的基准上做到轻灵自然,才会有柔灵、劲灵 这也是实现耍拳“耍得进去”“耍得好”的基准。若无
的“流水之性”与刚柔相济的“似水之感”之境。太极 此基准,“耍拳”就耍不进去,即便“耍在一起”也只是
拳刚柔之境的获得要以“中正平圆、轻灵自然”为法 外在形式的表现。具有基准的“耍”才能于明练太极
诀,“耍拳”运化太极拳而成“象水之形”并渐达“流通 拳中逐渐默会太极劲,从而实现太极劲的灵觉化,功夫
似水”,如此才可实现太极劲的灵觉化。质言之,以此 也会在此灵觉化过程中不断进阶提升。
法诀为要旨行拳与推手是太极拳“耍拳”有序化的起 2.3 从懂劲到化用的技击化过程
始,也是刚柔自然的“耍拳”前提,更是明练拳法而默 太极拳“耍拳”目的是由耍而渐悟懂劲,懂劲化用
会太极劲法的灵觉化过程要义。 是实现太极拳技击与“耍拳”耍得好的核心。懂劲为
在具体要求上,《耍拳解》言“中正平圆”为“要像 用,更为“耍”,是太极拳由单人拳架之“耍”到推手、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