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0 -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
P. 70

尹永佩, 连亚菲, 刘福根, 等. 以影释武:李小龙武道哲学的身体叙事及时代价值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司马法》)。在新时代背景                         势焦虑”   [58] ,能够引起包括外国人在内的广大影迷的强

           下铸牢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必须具备居安思危的忧患                             烈共鸣。裴开瑞等        [59]  认为,李小龙将自己的身体作为
           意识、弘扬以和为贵的尚武精神。构筑牢固的民族主                             赢得国家之间和种族之间斗争的武器进行展示,在很
           体意识、彰显家国情怀,不能忽视中国武术的重要作用                            大程度上被认为是中国甚至亚洲或第三世界受压迫者
           和历史地位,李小龙以武术为内核的功夫电影就是以                             的胜利。
           身体叙事的形式表达“贵和尚中”思想的典型案例。                                 李小龙以影视为媒介成功唤醒了长期遭受压迫民
           徐静等   [50]  认为,李小龙凭借精湛的武术、通透的个人                     族的灵魂,这种超越国界、超越种族的情感共鸣和价值
           哲学和饱含深意的电影表演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神秘东                             共振是他受到全世界追捧的主要原因。对于民族精神
           方民族的民族想象和一个不为世人所知的国家形象,                             的诠释正是李小龙长久以来受到尊重和怀念的民众基

           为最初中国形象的构建起到了划时代的意义。                                础,他用电影表达了自己的哲学观、世界观和弱势种族
               电影是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对强权族群的抗争        [60] 。李小龙影视作品隐喻的民族情
           我们要善于通过中国功夫电影发掘中国文化符号,同                             感是当时最广大劳苦大众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是对
           时应减少说教的成分,代之以人类共同价值和现代理                             命运不公的顽强抗争和对民族主权的强烈渴求。在某
           念,关注人的生命、生存和情感,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                            种意义上,李小龙的拳脚就是民族主义的象征,并通过
           气质  [51] 。李义杰 [52]  认为,武侠电影比较倾向于中国传                 高超的打斗技巧将其表达出来,赋予其政治、文化的意
           统价值观念的传播,如要提升中国武侠电影价值表达                             涵  [61] 。李小龙将身体与民族情感联系起来,发出被压
           的普适性,还要着眼于故事的叙事逻辑及其叙事方                              迫群体渴望自由的强烈呼声,时至今日,再次重温经典
           式。李小龙影视作品与其他武侠电影的不同之处就在                             仍然让人感同身受、热血沸腾,这就是李小龙影视作品

           于用身体叙事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积                            的独特魅力所在。
           极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郭洁                                  回顾历史才能坚定信念,铭记过去方能开拓未来,
           琳  [53]  也认为,李小龙饰演的角色都秉承着匡扶正义的                      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今天,重新审视
           价值,这不是人种与人种之间的较量,而是关乎人之所                            和研究李小龙武学思想和影视作品的时代价值,对强
           以为“人”的共同尊严。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李小龙的                            化民族情感连结、铸牢民族主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
           功夫电影极具民族大义,李小龙被认为是华人的文化                             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象征和龙的传人,对海外华人的文化认同影响很大,成                             3.4 彰显美美与共理念,构建天下和合的大同社会
           为他们的集体民族回忆          [54] 。以李小龙影视作品为代表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人类社会正面

           的华语功夫影片建构起正面的民族个体形象,对内凝                             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
           聚了民族文化向心力,对外改变了西方世界对华人的                             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领导
           刻板印象,传播着东方“贵和尚中”的行为哲学 。                             人给出了中国方案。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促进
                                                   [55]
               李小龙影视作品始终贯穿着民族精神的彰显和对                           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构建人
           民族自强的渴望,这与李小龙颠沛流离的成长经历和                             类命运共同体事关世界各国人民前途命运,是人类社
           遭受的种族歧视密不可分。积贫积弱的时代背景、同                             会的共同心声和世界前进的正确方向,中华民族有信
           仇敌忾的抗日情绪、自强不息的内在渴望、反抗压迫                             心、有决心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开创人类美好的
           的民族呐喊都是李小龙影视创作的重要素材。李小龙                             未来,这一宏伟蓝图充分体现了中国智慧、中国气派和
           对侵略者的仇恨激发了他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家国情                              中国担当。
           怀,也奠定了他的伦理价值观与精神风貌                   [56] 。李小龙          张立文   [62]  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的精神

           拍摄的电影《精武门》便表现了强烈的救亡图强的爱国                            价值世界,它蕴含在世界各文明思想观念之中,自古以
           精神,该片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功夫展示、打斗场面,                            来,就有着对价值理想世界(天下)的憧憬和永恒价值
           更在于民族情感的准确表达              [57] 。个人意志的自由表            的追求。”从《周易》的“万国咸宁”到《尚书》的“协和
           达、酣畅淋漓的精彩打斗、民族尊严的坚决捍卫等都                             万邦”,无不彰显中华民族“休戚与共”的天下情怀与
           强烈地宣泄了观众郁积于胸的“政治与民族形象的去                             “和衷共济”的历史担当。季羡林               [63]  曾呼吁:“只有东

           66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