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8 - 《振动工程学报》2025年第9期
P. 88

2018                               振     动     工     程     学     报                     第 38 卷

                  (2) 取上限和下限的均值作为系统质量比,基于                       励的车桥     RTHT  系统进行了时程仿真,分别选取了
              此计算车辆部分的调幅系数,然后将车辆参数和桥                            原车辆参数以及按照稳定性判据得到的临界稳定质
              梁参数代入式       (29) 中判断系统是否失稳;                      量比   0.9  倍和  1.1  倍的车辆参数。为了便于进行时程
                  (3) 若根据式    (29) 判断为系统失稳,则将当前质                对比,对于不同车速的上述             3  种工况,系统外部输入
              量比作为下一轮的质量比上限;反之若判断为系统                            均取原车辆的重力荷载。不同车速的系统界面位移
              稳定,则将当前质量比作为下一轮的质量比下限。                            响应的时程结果如图           7  所示。可以看出,当试验质
              然后重复步骤       (2) 和  (3) 的操作至质量比上限和下限              量比小于预测的临界稳定质量比时,仿真结果是稳
              的误差小于指定误差。                                        定的,反之当试验质量比大于预测的临界稳定质量
                  以上即为本文提出的走行车桥实时混合试验的                          比时,仿真结果明显是失稳的。
              稳定性分析方法,可以预测该系统的临界稳定质量

                                                                         48
              比,用于评估该系统的绝对稳定性和稳定裕度。为                                                           仿真值
                                                                         46                    理论值
              了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首先按照上述方法预测不                                     44
              同 车 速 的 车桥    RTHT  系 统 临 界 稳 定 质 量 比 的 理 论              β  Cri / %  42
              值,另外基于式       (27) 对该系统在脉冲荷载激励下的
                                                                         40
              响应进行时程仿真,将界面响应是否衰减作为稳定                                     38
              性判据,然后同样基于二分法得到不同车速的系统                                     36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550 600
              临界稳定的仿真值,其中二分法的允许误差设置为                                                v / (km·h )
                                                                                          −1

              0.1%。在图    6  中对比了仿真和预测结果,可以看出
                                                                图 6 基于时程仿真和本文方法得到的临界稳定质量比的仿
              两者完全吻合,这证明了本文提出的稳定性分析方
                                                                     真值和理论值对比
              法的正确性。
                                                                Fig. 6 Comparison  of  the  simulation  values  and  theoretical
                  为了验证图      6  中的本文提出方法预测的临界稳                        values  of  the  critical  stable  mass  ratio  respectively
              定边界和和基于脉冲荷载激励仿真得到结果对于其                                  obtained from time-history simulation and the proposed
              他荷载激励的适用性,对不同考虑列车重力荷载激                                  stability analysis method

                                                       原车参数       0.9β Cri  1.1β Cri

                         1.5  ×10 −3  v=100 km/h     1.5  ×10 −3  v=200 km/h    1.5  ×10 −3  v=300 km/h
                         1.0                         1.0                        1.0
                         0.5                         0.5                        0.5
                       x I  / m  −0.5 0            x I  / m  −0.5 0           x I  / m  −0.5 0
                        −1.0                        −1.0                       −1.0
                        −1.5                        −1.5                       −1.5
                           0   5   10  15  20          0   2  4  6   8  10         0  1  2  3  4  5  6  7
                                    t / s                       t / s                       t / s
                         1.5  ×10 −3  v=400 km/h     1.5  ×10 −3  v=500 km/h    1.5  ×10 −3  v=600 km/h
                         1.0                         1.0                        1.0
                         0.5                         0.5                        0.5
                       x I  / m  −0.5 0            x I  / m  −0.5 0           x I  / m  −0.5 0

                        −1.0                        −1.0                       −1.0
                        −1.5                        −1.5                       −1.5
                           0  1   2  3  4   5          0    1   2   3   4          0 0.5 1.0 1.5 2.0 2.5 3.0 3.5
                                    t / s                       t / s                       t / s

                                    图 7 基于稳定性判据预测的稳定工况和不稳定工况的界面位移时程
                   Fig. 7 Interfacial displacement time-histories of stable and unstable conditions predicted by proposed stability criterion


                                                                的铁路桥梁参数相同。

              4    试  验  验  证
                                                                4.1    试件参数辨识
                  为了验证本文方法能否准确预测实际的走行车                              试验中车辆试件按照表           1  中车辆参数的      4000∶1
              桥实时混合试验稳定性,基于振动台进行了一系列                            的比例进行设计,如图           8(a) 所示。试件中两个质量
              的试验。试验中采用           dSPACE  作为实时机完成数值             块可以沿钢轴方向滑动,分别模拟车厢和转向架的
              子结构的实时求解、位移指令实时发送和物理子结                            竖向振动,车辆悬挂的刚度和阻尼由弹簧和摩擦来
              构反馈信号实时采集,实时机和振动台通过模拟量                            模拟。根据两个质量块的独立自由振动计算悬挂的
              信号进行通信。数值子结构的参数与上述仿真用到                            刚度和阻尼系数,考虑到两个质量块都与钢轴直接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