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9 - 《振动工程学报》2025年第9期
P. 169

第 9 期                     宋华庆,等:悬臂式转子-轴承系统热弯曲振动特性分析                                        2099

              点,传统的转子动平衡手段无法消除莫顿效应,反而                           方法对其进行多物理场耦合仿真分析,同时借助商
              容易造成转子与轴承的意外损坏。因此,建立转子-                           业有限元软件对比验证各部分模型的正确性,最后,
              轴承系统流-热-固多物理场耦合模型,准确预报转子                          探究转子悬臂长度与悬垂质量对于莫顿效应的影响,
              热弯曲现象,对于抑制或避免莫顿效应并提高设备                            为莫顿效应的精确建模及预防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的安全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莫顿效应被提出之前,由于定转子碰摩而引                          1    椭  圆  轴  承  热  流  体  润  滑  分  析
              起热弯曲振动的现象           (Newkirk  效应) 已被广大学者

              所 知 并 进 行 了 许 多 相 关 研 究 。 引 起 这 两 种 现 象
                                                                1.1    膜厚方程
              的直接原因均是轴颈温度分布不均,因此二者的动
              力 学 特 征 具 有 一 定 的 相 似 性, 如 螺 旋 振 动 现 象 。              转子旋转过程中在不平衡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同
              KELLENBERGER 提出热点模型用以分析                Newkirk    步涡动行为,当同步正向涡动轨迹超过其静态偏心
                             [4]
              效应,从数值上复现了           Newkirk  效应的螺旋振动现            距时,轴颈上某一点会在转子运转过程中始终处于
              象。SCHMIED    等  [5]  基于热点模型提出了热比率法                油膜最薄处。
              用以分析莫顿效应。BACHSCHMID              等  [6]  采用瞬态         图  1  给出了轴颈同步涡动椭圆轨迹示意图,可
              多物理场耦合方法对          Newkirk  效应进行了仿真分析,            以看出点     H p 在轴颈涡动过程中始终处于油膜最薄
              其中转子动力学部分通过一维梁单元建模,同时采                            处,在黏性剪切作用下,此处油膜温度最高。图中
              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傅里叶热传导方程以获得轴颈温                            O b 、O j 分别表示轴承和轴颈中心,具体位置可由转

              度场分布,之后,BACHSCHMID           等  [7]  基于有限元法       子动力学分析获得。
              进一步改进了该模型并将其用于某                  50 MW  发电机
                                                                                     y
              转子的分析,通过与试验对照验证其模型的准确性,
              同时也验证了将瞬态时域分析方法用于转子热稳定
              性分析的可行性。
                  不同于    Newkirk  效应的转子与定子直接发生干                                                H p ″
                                                                          H p ′″
              摩擦,MORTON 提出滑动轴承对于转子的不对称
                            [8]
              加 热 效 应 可 能 会 使 转 子 弯 曲 并 引 起 转 子 失 稳 。                              O b
              KEOGH  等  [9-10]  从理论上分析了同步涡动状态下转                                                          x
              子轴颈的温度分布,同时基于            DIMAROGONAS    公式  [11]                          O j
              计算了转子的稳态热弯曲。然而上述方法假设转子                                                        H p ′
                                                                                              Ω
              的振幅、周向温差和转子热弯曲导致的不平衡量均                                         H p
              存在线性关系,同时在计算过程中采用短轴承理论,
              无法对油膜进行精确建模,也无法预测转子的三维

              温度场与热变形,因此对于莫顿效应的预测存在一                                        图 1 轴颈同步涡动轨迹分析
              定的局限性。                                                 Fig. 1 Synchronous whirling analysis of the journal

                  针对这一问题,广大学者采用瞬态时域分析方
                                                                    轴颈涡动至某一位置时椭圆轴承油膜厚度如
              法分析莫顿效应,通过三维有限元方法求解滑动轴
                                                                图  2  所 示 , 图 中  θ 为 某 处 油 膜 在 坐 标 系 中 的 角 度 ,
              承的热流体润滑模型,并通过热流密度建立准确的
                                                                θ s 为两轴瓦夹角的一半,由几何关系可以得出:
              热边界条件,求解转子的周向温差                 ΔT、热弯曲和振
                                                                                (               ) 1 2
                                                                                  2
                                                                                      2
                                                                           
              动随时间的变化,得到了更为精确的莫顿效应预测                                        e 1 = e +m +2em f1 cosϕ
                                                                           
                                                                                      f1
                                                                           
                                                                           
                                                                           
                                                                           
              模型,并发现不同于          Newkirk  效应,莫顿效应的热点                                                     (1)
                                                                            h 1 = C b +e 1 cosφ 1 −h t1
                                                                           
                                                                                (               ) 1
                                                                                 2   2           2
                                                                           
              会滞后于高点       0°~60° [12-16] 。TONG  等  [17]  通过试验测             e 2 = e +m −2em f2 cosϕ
                                                                           
                                                                                      f2
                                                                           
                                                                           
                                                                           
                                                                           
                                                                           
              量 了 可 倾 瓦 轴 承 的 莫 顿 效 应, 并 将 转 子 周 向 温 差                       h 2 = C b +e 2 cosφ 2 −h t2
              ΔT  同预测算法比较,验证了其模型的准确性。                           式中,下角标      1、2  表示轴瓦编号;h      为油膜厚度;e 和
                  综上所述,相较于其他类型的转子,具有悬臂结                         ϕ  分 别 为 轴 承 瞬 态 偏 心 率 和 偏 位 角 ; m f 为 预 负 荷 ;
              构的转子更易发生莫顿效应,前人对于莫顿效应的                            C b 为轴承间隙;h t 为轴颈径向热膨胀;φ            为用于计算
              仿真分析采用过多简化假设,导致仿真结果精度较                            某一位置油膜厚度的变量,表示某一位置油膜厚度
              差。为此,本文以椭圆轴承支撑的某                 80 MW  汽轮发       线与轴颈偏心位置的夹角。
              电机转子-轴承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瞬态时域分析                               为提高计算效率,在瞬态计算过程中将轴颈涡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