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2 - 《振动工程学报》2025年第9期
P. 162

2092                               振     动     工     程     学     报                     第 38 卷

              2  倍的第  2  阶正向模态频率。每一个交叉点都意味                      2.3    非同步接触运动的时域与频域特征
              着可能有正反向模态频率            2∶1  的内共振。当转速       Ω≈
                                                                    为了分析非同步响应的时域与频域特征,对上
              291.7 r/min  时,对应第  1  阶反向模态频率等于         3  倍的
                                                                述仿真得到的水平位移的时域信号进行功率谱密度
              第  1  阶正向模态频率;当转速         Ω≈344.5 r/min  时,对应
                                                                分析,如图     5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两个非同步
              第  2  阶反向模态频率等于         3  倍的第  1  阶正向模态频
                                                                共振转频区间内,频率成分包括转频、两个非同步
              率;当转速     Ω≈430.2 r/min,对应第   1  阶反向模态频率
                                                                频率成分,该非同步频率成分分别对应于转子的正
              等于  3  倍的第  2  阶正向模态频率;当转速        Ω≈482.9 r/min
                                                                向和反向涡动频率。为了清晰地分析该非同步频率
              时,对应第     2  阶反向模态频率等于        3  倍的第   2  阶正向
                                                                成分,提取特定转速下的响应进行频率分析。
              模态频率。每一个交叉点都意味着可能有正反向模

              态频率    3∶1  的内共振。                                      20

                                                                     18
                                                                                                       −50
              2.2    非线性响应随转速变化的规律                                   16
                                                                     14
                                                                                                       −100
                  为了准确验证正反向模态频率重合处得到的内                              Ω / Hz 12                                幅值 / dB
                                                                     10
              共振对应转速,采用          4  阶  Runge-Kutta 法求解运动方          ^  8                                −150
              程  (10),判断初始的转子状态是否与静子接触,如果                             6                                −200
                                                                      4
              转静子未接触,则采用无接触情况下的转子线性系                                                                   −250
                                                                      2
              统进行求解,采用事件检测函数检测转静子接触,其                                 0
                                                                       0      5      10     15     20
              终了状态作为转静子接触的初始状态,建立接触后                                             频率成分 / Hz

              产生的激振力,求解转静子接触情况下的转子响应,                                           图 5 功率谱密度图
              直至采用事件检测函数检测到转静子未接触,通过                                       Fig. 5 Power spectral density plot

              此方法循环计算,得到系统的稳态响应。这里的事
                                                                2.3.1    3∶1  内共振
              件检测函数在常微分方程             ODE  的求解过程中,能精
                                                                    在非同步接触转速区间            [384,486] r/min,即图  5
              确检测到转静子接触时刻,提示常微分方程                     ODE  求
                                                                所示的转频区间        [6.4,8.1] Hz 内,选取转速    411 r/min,
              解器停止积分。
                                                                初始状态为在       x 轴上对转子     2  施加  10 rad  的角向位
                                                                                                 −3
                  采用上述求解动力学方程的方法,得到最大径
                                                                移,得到转子系统的稳态解,在静止坐标系和旋转坐
              向间隙    r 2 随转速变化的分岔图,如图           4  所示,其中,
                                                                标系下,转子轴心轨迹如图             6  所示,蓝线表示转子        2
              蓝 色 虚 线 为 径 向 间 隙, 第    1  个 峰 值 对 应 的 转 速 为
                                                                的轴心轨迹,红色虚线表示间隙。可以看出,在静止
              138 r/min,即转子系统在静止坐标系中的第               1  个临界
                                                                坐标系下,转子的运动为封闭的连续性进动;在旋转
              速度;第    2  个峰值对应的转速为         372 r/min,即转子系
                                                                坐标系下,转子轴心轨迹表现出周期性运动。
              统在静止坐标系中的第            2  个临界速度,由于刚度硬
                                                                    图  7  为 在 旋 转 坐 标 系 下 转 子  2 的  Poincaré映 射
              化效应,在转速为         138  和  372 r/min  时出现振幅跳跃
                                                                图,表现为闭合曲线,转子             2  进行周期运动,图       8  为
              现 象 。 转 速在    384~486 r/min  和  780~960 r/min  区 间 ,
                                                                在旋转坐标系下,转子           2  在  x 方向的时域曲线,表明
              出现非同步接触响应。在             780~960 r/min  区间,转静
                                                                转子   2  做周期运动。
              子非同步接触,存在显著的动刚度硬化现象                    [19] 。
                                                                    图  9  为在静止坐标系和旋转坐标系下,转速为

                     0.15                                       411 r/min  时,转子  2  在  x 方向的频谱图。图     9(a)标注

                                                                的  4  个峰值对应的频率中,2.15 Hz 对应           1/3  倍的第
                     0.10                                       2  阶正向涡动频率与        1/3  倍的第  1  阶反向涡动频率之
                                                                和, 3.69  Hz 对 应  2/3  倍 的 第  2  阶 正 向 涡 动 频 率 与
                     r 2  / m                                   1/3  倍的第  1  阶反向涡动频率之和,5.24 Hz 对应          1  倍

                     0.05
                                                                的正向涡动频率与          1/3  倍的第  1  阶反向涡动频率之
                                                                和,6.84 Hz 对应转速频率;图         9(b)标注的    3  个峰值
                                                                对应的频率中,1.55、3.14、4.69 Hz 的纵坐标值分别
                       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
                                   Ω / (r·min )                 对 应图   9( a) 中 的  5.24、 3.69、 2.15 Hz。 其 中  1.55 Hz

                                                                对应图    9(a)中  6.84 Hz 减去  5.24 Hz,3.14 Hz 对应图  9(a)
                     图 4 最大径向间隙随转速变化的分岔图
                                                                中  6.84 Hz 减去  3.69 Hz,4.69 Hz 对应图  9(a)中
              Fig. 4 Bifurcation diagram of the maximum radial clearance as                             6.84 Hz
                    a function of rotational speed              减去   2.15 Hz;3  个峰值对应的频率在旋转坐标系下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