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6 - 《渔业研究》2025年第5期
P. 106

第 5 期      穆志新等: 大牡蛎弧菌        S2  胶原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对菲律宾蛤仔基因表达的调控                           647

              马汀、2’-羟基查尔酮、氯己定、 苯扎氯铵与胶                          扎氯铵、氯己定、核黄素和盐酸巴马汀与胶原酶
              原酶之间的结合能分别如图所示(图                   5b-h) 。2’-    之间的结合能分别为−6.6、−4.4、−3.6、−1.3              和
              羟基查尔酮与胶原酶的结合能为−6.9 kcal/mol,是                    −0.8 kcal/mol;原花青素与胶原酶受体的结合能最
              所有受试药物中结合能最低的药物;姜黄素、苯                            高,为   35.8 kcal/mol 。


                   a)          ****         b)                            f)
                              ****
                             ****
                            ****
                           ***
                         ****               c)                            g)
                         ****
                   吸光值/A570 Absorbance  0.4  d)                           h)
                    0.5
                    0.3
                    0.2
                    0.1
                     0
                       对照 姜黄素 核黄素 原花青素 2’-羟基查尔酮 氯已定  e)
                              盐酸巴马汀
                                 苯扎氯铵


                                        图 5    药物对胶原酶的抑制及胶原酶与药物的分子对接
                     Fig. 5    Inhibition of collagenase by drugs and molecular docking analysis of collagenase-drug interactions
                  注:a)添加药物后,胶原酶的活力测定;对照(ddH 2 O) 。b)~h) :分子对接的最低结合能构象;b)核黄素 ;c)姜黄素 ;
              d)原花青素;e)盐酸巴马汀;f)2’-羟基查尔酮;g)氯己定 ;h)苯扎氯铵。***,P<0.001;****,P<0.000 1。
                  Notes:  a)  Collagenase  activity  assay  after  drug  treatment;  Control  (ddH 2 O).  b)-h):  Lowest  binding  energy  conformation  from
              molecular  docking;  b)  Riboflavin;  c)  Curcumin;  d)  Proanthocyanidins;  e)  Palmatine  hydrochloride;  f)  2’-Hydroxychalcone;
              g) Chlorhexidine; h) Benzalkonium chloride. ***, P<0.001; ****, P<0.000 1。

               3 讨论                                            等细胞骨架,以及细胞支架组成蛋白;另外亦可引
                                                               起细胞黏附相关蛋白的变化。这一现象与之前报道
                  胶原酶是水产病原菌中常见的毒力因子,它可
                                                               的溶藻弧菌和灿烂弧菌中胶原酶不同。在胶原酶缺失
              以降解宿主的胶原蛋白等结构蛋白或细胞外基质蛋
                                                               的溶藻弧菌株     ΔcolA  中,虎斑乌贼(Sepia pharaonis)
              白,从而促进病原菌对宿主的感染                 [30] 。本研究首
                                                               体内的基质金属蛋白酶            19  与免疫相关通路均下
              次克隆了大牡蛎弧菌          S2  胶原酶,其结构域与溶藻
                                                               调,包括    ErbB  信号通路和     JAK-STAT  信号通路下
              弧菌、灿烂弧菌胶原酶不同            [25-26] ,无保守的肽酶结         调 [25] 。灿烂弧菌胶原酶可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
              构域。但是与其他弧菌如溶珊瑚弧菌等具有同源                            并下调宿主免疫功能,包括细胞凋亡、溶酶体功
              性,且具有降解宿主菲律宾蛤仔胶原蛋白的能力。                           能、吞噬体功能、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作用以及抗
              因此,初步认定大牡蛎弧菌             S2  胶原酶为一类结构            原加工呈递过程       [26] 。与溶藻弧菌和灿烂弧菌不同
              新颖的胶原酶。虽然具有不同的结构,但是大牡蛎                           的是,注射大牡蛎弧菌           S2  胶原酶后,菲律宾蛤仔
              弧菌   S2  胶原酶与溶藻弧菌、海神弧菌和灿烂弧菌                      体内表达发生显著变化的基因主要与胶原酶的降解
              等致病性弧菌胶原酶同样具有致病性                 [23, 25-26] ,可引  活性直接相关,表明大牡蛎弧菌              S2  胶原酶的致病
              起宿主死亡,因此胶原酶为弧菌中普遍存在的致病因子。                        作用主要是通过对菲律宾蛤仔体内结构蛋白的降解
                  菲律宾蛤仔属于无脊椎动物,仅具有先天性免                         作用所产生的。例如,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控通路
              疫,其免疫过程包括细胞凋亡、Toll 样受体通路、                        包含了细胞内肌动蛋白微丝的组装、解聚和动态变
              补体级联反应等        [31] 。关于菲律宾蛤仔免疫的研究                化的过程;该过程受多种信号通路和蛋白因子的影
              多集中于整个病原菌,如在鳗弧菌作用下菲律宾蛤                           响,包括     Rho GTPases 家族、WASP     家族、整合
              仔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32] 。本研究中,注射           素、磷酸化/去磷酸化等,从而调控细胞的形态、
              大牡蛎弧菌      S2  胶原酶的菲律宾蛤仔中的基因表达                   运动、黏附和分裂等多种生理功能                [33] 。但是,未
              变化主要集中于细胞结构蛋白,如类肌动蛋白样蛋                           筛选到大牡蛎弧菌         S2  胶原酶直接调控的免疫相关
              白、细胞黏附分子 DSCAM 类似物、纤维凝胶蛋白                        通路。这可能是由大牡蛎弧菌              S2  胶原酶的结构与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