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渔业研究》2025年第3期
P. 41

298                                  渔  业  研  究                                     第 47 卷

              2 结果                                             藻保持阳性,而短凯伦藻由阴性转为阳性。此外,

                                                               RAA-LbCas12a 的检测结果与显微镜观察及测序−
              2.1 基于现场赤潮样品的验证分析
                                                               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一致。尽管显微镜观察与系统发
                  如表   1  所示,光学显微镜计数结果显示,赤潮
                                                               育分析表明该赤潮样品中存在着大量的非靶标物
              样品中的优势种分别为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种, 且其他凯伦藻科藻类(如指沟卡尔藻和长沟凯
                                 3
              donghaiense,6.85×10  个/mL) 、指沟卡尔藻(K. di-
              gitatum,1.90×10 个/mL)和凯伦藻(Karenia sp.,           伦藻)占据了相当部分的生物量,这些藻类与米氏
                             3
              8.5×10 个/mL) 。图   4  展示了利用光学显微镜拍摄                凯伦藻和短凯伦藻具有高度的同源性,但                     RAA-
                    3
              的赤潮藻细胞图像,除东海原甲藻和指沟卡尔藻                            LbCas12a 依然能在短凯伦藻(10          个/mL)仅占加
              外,还检测到了米氏凯伦藻和长沟凯伦藻(K. longi-                     标样品细胞总量        0.1%  的情况下,精准识别出米氏
              canalis)的存在;然而,未发现剧毒卡尔藻和短凯                       凯伦藻和短凯伦藻。这些结果表明,RAA-LbCas12a
              伦藻或与其形态类似的藻种。由于这些凯伦藻科缺                           在赤潮藻种检测中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性。


              乏明显的细胞壁板结构,其在光学显微镜下的形态                            表 1    在光学显微镜观察下,福建省连江县现场赤潮水
              特征容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而表现出多样性,特别是                                       样中的优势藻种及其密度
              在使用鲁格固定剂后,细胞形变更加明显。因此,                           Tab. 1    The dominant microalgae species and density in
                                                                red tide water samples collected from Lianjiang, Fujian
              仅依靠光学显微镜难以在物种水平上进行准确鉴
                                                                     Province through microscopic observation
              定。为进一步确认赤潮水样中的藻种信息,本研究
                                                                  优势种        学名       拉丁名     密度/(10  个/mL)
                                                                                                    3
              进行克隆分析鉴定(图           5) ,发现了     3  种有毒藻种        Dominant species Scientific name  Latin name  Density/(10  cells/mL)
                                                                                                    3
              (指沟卡尔藻、米氏凯伦藻和长沟凯伦藻)以及                             第一优势种
                                                                  The first  东海原甲藻 P. donghaiense  6.85
              3  种无毒藻种     [  垂裂莱万藻(Levanderina fissa) 、       dominant species
                                                                第二优势种
              东海原甲藻和阿米巴藻(Amoebophrya sp.)],然                     The second  指沟卡尔藻  K. digitatum   1.90
                                                               dominant species
              而未检测到剧毒卡尔藻和短凯伦藻。
                                                                第三优势种
                  米氏凯伦藻和短凯伦藻均隶属于裸甲藻目(Gy-                         The third  凯伦藻      Karenia sp.   0.85
                                                               dominant species
              mnodiniales) 、凯伦藻科(Kareniaceae) 、凯伦藻

              属(Karenia) ,在    rDNA  序列和    ITS  序列上表现
              出高度同源性      [16] 。相比之下,剧毒卡尔藻虽属于裸
              甲藻目凯伦藻科,但归属卡尔藻属(Karlodinium) ,
              在形态大小上与米氏凯伦藻和短凯伦藻存在显著差
              异。剧毒卡尔藻长         11.1~18.7 μm,宽  8.2~14.7 μm。
                                                                    25 μmol/L      1  25 μmol/L       2
              而米氏凯伦藻长        20~30 μm,宽   16~30 μm;短凯伦
              藻长   23~34 μm,宽   24~36 μm。基于赤潮样品的现
              场验证分析,本研究重点选择分子特征和形态特征
              更为相似的米氏凯伦藻和短凯伦藻为研究对象,以
              评估   RAA-LbCas12a 检测技术的综合性能(图            6) 。
              实验结果显示,RAA-LbCas12a 成功地检测到了样
                                                                    25 μmol/L      3  25 μmol/L       4
              品中的米氏凯伦藻(图            6,样品    1) ,检测结果为
              阳性。对于短凯伦藻(图            6,样品    2)和阴性对照            图 4    在光学显微镜拍摄下的福建省连江县现场赤潮水
                                                                             样中的赤潮藻种图像
              (图   6,样品    NC) ,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随后,
                                                               Fig. 4    Optical microscope image of microalgae in red tide
              将  1 mL  密度为  500 个/mL  的短凯伦藻细胞培养物
                                                                 water samples collected from Lianjiang, Fujian Province
              加入到    49 mL  环境样品中,制备出短凯伦藻浓度
                                                                  注:1. 东海原甲藻;2. 指沟卡尔藻;3. 米氏凯伦藻;
              为  10  个/mL  的加标样品,并再次对米氏凯伦藻
                                                               4. 长沟凯伦藻。
              (图   6,样品    3)和短凯伦藻(图         6,样品    4)进
                                                                  Notes: 1. P. donghaiense; 2. K. digitatum; 3. K. mikimotoi;
              行  RAA-LbCas12a 检测。检测结果显示,米氏凯伦                   4. K. longicanalis.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