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2 -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25年第2期
P. 112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nstrumentation                                         2025 年 第49卷 第2期

                                                     监   管   与   测   试



              2.1    结构组成                                          (  3)压缩变形。栓塞微球在微导管中输送时
                  该部分需要描述微球形状、粒径范围及粒径设                          承受压缩力和剪切力。为避免在输送过程中破裂,
              计依据、内部结构。结合光学显微镜或扫描电子显                            栓塞微球需要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其压缩到一定程
              微镜照片能更清晰地展示产品形状和内部结构,如                            度后形状可恢复。Embosphere、8Spheres栓塞微球
                                                                                           [34]
                                                                                                      [33]
              规则球形、非球形,多孔结构孔径、孔的形貌,核                            的体积可分别压缩30%和70% ,张璐等 自制的
              壳结构等。                                             PVA栓塞微球可压缩至原体积的50%。研究                     [35] 显

              2.2    原材料                                        示,粒径为700~900 μm的Embosphere、Embogold、
                  该部分需要详细说明产品所用的原材料,如单                          Bead Block栓塞微球压缩应变8%~16%时,压缩力
              体、引发剂、交联剂、溶剂、着色剂、其他助剂                             为21~27.5 kPa,而Contour SE栓塞微球的压缩力
              等,还应包括这些材料的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                            不 到 5  kPa。 另 一 项 研 究    [36] 显 示 , Embosphere和
              式、CAS号、高分子材料分子量等。                                 Hepasphere栓塞微球应力/应变曲线为线性,压缩

              2.3    生产工艺                                       应变可达25%,弹性模量分别为(19.33±4.97)kPa
                  该部分需要说明各级化学反应、不同粒径栓塞                          和(9.64±2.46)kPa。
                                                                     4)悬浮性。栓塞微球易发生团聚现象。湿
                                                                   (
              微球的形成及控制过程、灭菌方式。以化学结构式
                                                                态微球与造影剂混合前若出现固液分离现象,需使
              的方式说明聚合、交联、与着色剂结合、与药物结
                                                                微球分散均匀,与造影剂混合后也需分散均匀并
              合等原理(如适用)。目前高分子聚合物栓塞微球
                                                                在输送至目标位置前保持悬浮;干态颗粒使用前
              的制备方法包括离子凝胶法、乳化交联法、膜乳化
                                                                需与造影剂混匀。应研究实现悬浮的时间和维持悬
              法、喷雾干燥法、相分离法、超声化学法、自组装
                                                                浮的时间以指导临床使用。研究显示                      [35] ,Bead
              法、微流控法、静电液滴法、溶剂挥发法、胶束成
                                                                Block、Contour SE、Embosphere栓塞微球与造影
              球法、复凝聚法等         [30-31] 。

                                                                剂混合后实现悬浮的时间分别为4、2、3 min,维
              3    非临床研究                                        持悬浮的时间分别为4.5、2、2 min。
                                                                   (  5)与造影剂的兼容性。对于不含显影材料
                  根据栓塞微球的产品特性和风险,按照医疗器
                                                                的栓塞微球,需研究兼容的造影剂种类、与造影剂
              械管理的栓塞微球在注册申报时建议重点关注以下
                                                                的最优混合比例、栓塞微球在造影剂中悬浮的均匀
              研究内容。
                                                                性和稳定性、栓塞微球与造影剂混合后在微导管中
              3.1    物理和化学性能                                    的推注压力。研究 显示,用2.7 Fr(1 Fr=1/3 mm)
                                                                                 [37]
                   1)粒径。栓塞微球从导管进入目标血管
                 (                                              的微导管输送粒径为40~90 μm、70~150 μm的栓塞
              后,受血流影响可能会流入更远端的血管。如果粒                            微球,增加造影剂比例可以减小过早堵管的可能性,
              径差异较大,将导致异位栓塞的风险增大。建议结                            在1∶40的稀释比例下仍然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粒径为
              合临床使用风险提供粒径分布指标要求的确定依                             40~90 μm的栓塞微球充满微导管。张璐等 自制的
                                                                                                      [33]
              据,明确各规格产品的粒径范围(包括最大粒径、                            PVA栓塞微球以不同的比例与造影剂混匀后在微导
              最小粒径和平均粒径)。可以使用动态光散射或显                            管中的推注压力为20~26 psi (1 psi=6 894.76 Pa)。
                           [32]
              微镜测定粒径 。统计符合粒径范围、小于粒径范                               (  6)导管兼容性。栓塞微球通过微导管等器
              围、大于粒径范围、形状不符合设计要求(包括破                            械输送至目标血管。应研究不同粒径的栓塞微球兼
              裂微球)的栓塞微球占比,分析非预期粒径范围的                            容的导管直径、导管类型,模拟穿刺部位至目标血
              栓塞微球产生的风险,特别是破裂微球异位栓塞引                            管部位的解剖结构,确保输送过程中导管无堵塞,
              起组织坏死的风险。                                         栓塞微球易于输送至靶血管,输送后栓塞微球可
                   2)交联程度。对于经过交联反应制备的微
                 (                                              维持原有形态,无变形、破碎。台架试验 显示导
                                                                                                      [38]
              球,建议制定可表征交联程度的性能指标(如溶胀                            管类型影响粒径为300~500 μm的Bead Block微球进
              率 ) 。 张 璐 等   [33] 自 制 的 PVA栓 塞 微 球 的 溶 胀 率       入胃动脉目标血管的比例,经内径0.022 in(1 in=
             (                                                  25.4 mm)Endobar封堵球囊导管注射栓塞微球比经
               干、湿微球体积变化率)为103.1%~171.4%。也
              可以根据实际参与交联反应的交联剂的量进行计                             内径0.027 in Renegade Hi Flo微导管和Surefire防反
              算,评估不同批次交联反应的稳定性。                                 流导管注射栓塞微球具有更高的靶血管准确性。


                                                             22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