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4 - 《振动工程学报》2025年第9期
P. 94
2024 振 动 工 程 学 报 第 38 卷
之江实验室超洁净室实地测量,验证了系统工作的 e −jωn
移频
稳定性和微振动等级评估的准确性。
X(n) 复解析带 ↓D 加窗 比值 X(k)
通滤波器 降采样 FFT 校正
1 细 化 校 正 算 法 图 2 M-ZFFT 算法流程图
Fig. 2 Flowchart of M-ZFFT algorithm
1.1 基于比值法校正的复解析 ZFFT 校正算法
X(n) 为微振动信号序列,设采样频率为 f s ,细化
微振动信号在传播过程中,高频段经过地层衰 频段范围为 f 1 ~ f 2 ,采样点数为 D·N,其中 N 和 D 分别
减较快,因此所测量的振动信号大多都集中在低频 为 FFT 点数及细化倍数,则 M-ZFFT 算法步骤如下:
段,如自然活动大多在 5 Hz 以下、交通运输一般在 (1) 确定细化倍数 D。经 D 倍抽取后的采样频
30 Hz 以下 。图 1 为某场地的一段振动速度时域图 率为 f s /D。为避免混叠,设定复解析带通滤波器宽度
[6]
为 f s /(2D),细化频段宽度为 f 2 −f 1 ,细化倍数 D 为:
及其 FFT 变换后的频域图,可以看出低频段内频率
f s
成分密集。传统 FFT 方法频率分辨率固定,低频段 D = (1)
2(f 2 − f 1 )
谱 线 较 少, 带 来 较 大 的 分 析 误 差 。 研 究 表 明 , 当 (2)构造复解析带通滤波器。通过将低通滤波
1/3 倍频程内包含 5 条以上谱线时 [7-8] ,分析精度便可 器频带中心平移 ω e ,得到复解析带通滤波器,如图 3
达到国家标准所规定的要求。 与 4 所示,图中,H(e ) 为滤波器幅频特性的频域表达。
jω
20 3.0 H(e )
jω
速度时域曲线 速度频域曲线
15
2.5
10 2.0
速度 / (μm·s −1 ) −5 5 0 速度 / (μm·s −1 ) 1.5 −π −ω 0 0 ω 0 π
−10 1.0 图 3 低通滤波器幅频特性
−15 0.5 Fig. 3 The amplitude-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of low-pass
filter
−20 0
0 5 10 0 50 100 jω
时间 / ms 频率 / Hz H(e )
图 1 某场地振动信号时域及频域图
Fig. 1 Time and frequency domain plots of vibration signals at
a site
为了克服 FFT 频谱分析方法的缺点,研究者提 −π 0 ω 1 ω e ω 2 π
出了多种频谱细化方法,其中 FFT-FS、CZT 以及 ZFFT
图 4 复解析带通滤波器幅频特性
[7]
是较为广泛的细化算法 。FFT-FS 与 CZT 通过频域 Fig. 4 The amplitude-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of complex
插值细化频谱,两种算法只是把细化分析的频段放 analytic bandpass filter
[8]
大,无法区分已混叠的频率 。ZFFT 通过增加采样
其中低通滤波器的冲击响应 h L (k) 为:
点数,能够减少频谱泄漏 ,已应用于工业领域 [10] 。 sin(kω 0 )
[9]
离散频谱的校正一般采用比值校正法、能量重 h L (k) = kπ (2)
心校正法以及相位差法等方法对幅值谱进行校正 [11-12] 。 对低通滤波器进行移频,得到复解析带通滤波
其中比值校正法在窗函数频谱解析表达式已知的情 器冲击响应 h(k):
况下,原理简单、校正精度高 [13] 。比值校正法在加窗 jω e k 1
h(k) =h L (k)e = sin(ω 0 k)cos(ω e k)+
后通过幅值谱峰主瓣内极大值与次极大值谱线幅值 πk
j
之比,得到主瓣重心横坐标,代入窗函数频谱模函 sin(ω 0 k)cos(ω e k)
πk (3)
数,最终求出校正的幅值 [14-15] 。
式 中, k=0,±1,±2,···,±M, M 为 滤 波 器 的 半 阶 数 ;
本文提出基于比值校正的复解析 ZFFT 校正算
ω 0 =(ω 2 −ω 1 )/2;ω e =(ω 2 +ω 1 )/2,其中 ω 1 和 ω 2 分别对应细
法(以下简称改进 ZFFT 算法,M-ZFFT),对低频段信
化频率范围 f 1 和 f 2 。通过加窗平滑滤波器过渡带后,
号进行频谱细化分析和幅值校正,从而提高分析精
M 与滤波器过渡带 ω p 之间的关系为:
度。频谱细化增加了 1/3 倍频程内的谱线数量。M- 4π
ω p = (4)
ZFFT 算法流程如图 2 所示。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