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振动工程学报》2025年第9期
P. 30

1960                               振     动     工     程     学     报                     第 38 卷

                                    实际响应      重构响应              架中预测等效损伤因子。为了说明模态组响应应变

                            −4
                          ×10
                     模态组加速度 / (m·s −2 )  −2 2 0                 DS1  下(E57  的  10%  刚度折减)迭代初始阶段前两个
                        4
                                                                能作为损伤敏感特性的可行性,在图
                                                                                                    中给出了在
                                                                                                  7
                                                                模态组响应对等效损伤因子的灵敏度(即偏导数),考
                                                                虑到某一单元的应变能对该单元的损伤敏感性远大

                       −4
                                                                                                     ˜
                                                                                                      r,c


                                                                                                      1g
                         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于其他子结构,图   7  的横坐标分别为      mean∂F /∂ ˜ θ 1   , ···,

                                                                       ˜
                                                                              ,
                                                                        r,c
                                     时间 / s                     mean∂F /∂ ˜ θ 10 即对应于  10  个超单元的模态组响


                                    (a) 模态组Ⅰ                            10g
                                  (a) Modal groupⅠ              应应变能对相应超单元的平均灵敏度绝对值,这里
                            −3
                          ×10
                     模态组加速度 / (m·s −2 )  −0.5 0                 均值,并且每一个灵敏度关于模态组的最大灵敏度
                                                                       表示对
                                                                              t c ×t c 的灵敏度矩阵内的所有元素求
                                                                的
                                                                   mean
                       1.0
                       0.5
                                                                               可以看出,前两个模态组中灵敏度
                                                                归一化。从图
                                                                             7
                                                                最大值均出现在预设了损伤的第
                                                                                                个超单元,这说
                                                                                               5
                      −1.0

                         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明预设损伤能引起模态组响应应变能的明显变化。

                                     时间 / s                             1.0
                                    (b) 模态组Ⅱ                            0.8
                                  (b) Modal groupⅡ                     灵敏度  0.6
                            −4
                          ×10
                     模态组加速度 / (m·s −2 )  −2 2 0                         0.2 0  1  2  3  4 超单元序号 7  8  9  10
                        4
                                                                        0.4
                                                                                       5
                                                                                          6
                                                                                      (a) MG1
                       −4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a) The first modal group
                                     时间 / s                             1.0
                                    (c) 模态组Ⅲ                            0.8
                                  (c) Modal groupⅢ                     灵敏度  0.6
                            −3
                          ×10
                     模态组加速度 / (m·s −2 )  −1.5 0                         0.2 0  1  2  3  4 超单元序号 7  8  9  10
                       3.0
                                                                        0.4
                       1.5
                                                                                          6
                                                                                       5
                                                                                      (b) MG2
                      −3.0
                         0.5  1.0   1.5   2.0  2.5   3.0                        (b) The second modal group
                                     时间 / s                                图 7 模态组响应应变能灵敏度
                                    (d) 模态组Ⅳ                       Fig. 7 Sensitivity of modal group response strain energy

                                  (d) Modal groupⅣ              纵坐标为超单元等效损伤因子的识别值,根据式                       (4)
                                                                    超单元级的损伤定位结果如图
                                                                                                   所示。其中,
                                                                                                 8
                            −4
                          ×10
                     模态组加速度 / (m·s −2 )  −2.5 0                 可知,等效损伤表现为超单元刚度矩阵的整体折减
                       5.0
                       2.5
                                                                                           并未标注单位。类似
                                                                率,因此是无量纲参数,在图
                                                                                          8
                                                                地,后续单元级损伤识别所涉及损伤因子也是无量
                      −5.0
                         0.5  1.0   1.5   2.0  2.5   3.0        纲参数。可以看出各损伤场景下的第一级识别均提
                                     时间 / s                     供了具有稀疏特性的可疑损伤超单元,第二级损伤
                                    (e) 模态组Ⅴ
                                  (e) Modal groupⅤ              识别在此基础上展开。


                图 6 N10  的竖向加速度的模态组重构响应和实际响应                    2.3    单元级损伤识别
              Fig. 6 Modal  group  reconstruction  response  and  actual
                    response of vertical acceleration at N10        在第二级损伤识别中,为            DS1  至  DS4  重建了新
                                                                的超单元模型,如图          9  所示。可疑的超单元被还原
              应由全部     33  个传感器重构,以构建模态组响应应变
                                                                为离散单元,其余部分保持不变,用于各损伤场景的
              能。将    ˜ µ = 2500和  ˜ α = 400分别设为重构响应和等           测量自由度也在图中标出。根据图                 9  中的重构响应
                                (0)
                     (0)
                                s
              效损伤因子的精度参数,迭代过程的收敛准则设置                            搜索可疑子结构的内部单元,以确定单元损伤的位

                             /˜ θ  ⩽ 0.1。在稀疏贝叶斯学习框
              为 CC = ˜ θ − ˜ θ (k−1)  (k)                   置和程度。
                      (k)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