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2 - 《渔业研究》2025年第5期
P. 112

第 5 期              葛    辉等: 大黄鱼源锥体虫荧光定量          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653

              查)委员会审批同意,批准编号为               FRIF21-2509-01。    探针的特异性。
               1.3 引物与探针设计                                      1.7 灵敏度试验
                  通过   GenBank  数据库检索锥体虫       18S rDNA  基         将阳性重组质粒进行          10  倍梯度稀释,获得浓
                                                                                                 2
                                                                                                         1
                                                                                         3
                                                                         5
                                                                                 4
              因 序 列 ( 登 录 号 : MH635421.1、 AB242274.1、          度为  2.5×10 、2.5×10 、2.5×10 、2.5×10 、2.5×10 、
                                                                    0
              AB242273.1、AB242276.1、AB242275.1、AF119810.1、     2.5×10  拷贝/µL  的系列模板,每个浓度设            3  次重
              AF119809.1、AF119808.1、AF119807.1、AF119806.1、     复,按照上述反应条件进行扩增,以出现明显扩增
              KY440343.1、KY440342.1、KJ690572.1、KU219950.1、     曲线的最低浓度为该方法的检测下限。
              U17354.1) ,多序列对比后,在保守区域设计引物                       1.8 重复性试验
                                                                            2
                                                                                                    5
                                                                                            4
                                                                                    3
              探针,使用      Primer Premier 5.0  软件设计特异性引              选取  2.5×10 、2.5×10 、2.5×10 、2.5×10  拷贝/µL
              物及   TaqMan  探针,引物与探针序列经            BLAST  比     的重组质粒标准品作为组内重复性测试样本;收集
                                                                                                         3
                                                                                                4
              对验证,确保无其他物种同源序列。引物序列                    ZTC-     大 黄 鱼 锥 体 虫 阳 性 样 品 ( 8.6×10 、 6.2×10 、
                                                                             1
                                                                    2
              F1:5’-TCAAGGATACCTTCCTCAATCA-3’  ;ZTC-           5.8×10 、4.3×10  拷贝/µL)作为批间测试的样本,
              R1:5’-TGTCATCGTTTGCAGTGT-3’  。扩增片段               进行组内和组间重复性试验。组内重复性:同批次
              长度为   87 bp。探针  ZTC-P1-FAM:5’-TCTCTAATC-         实验中每个浓度设        3  次重复;组间重复性:不同批
              ATCTTCGATCCCCACACT-3’,5’端标记荧光报告                  次(间隔    3 d)实验中每个浓度设          3  次重复。计算
              基团 FAM,3’端标记荧光淬灭基团             BHQ1。             各组  Ct 值的平均值(       ¯ x) 、标准差(SD)及变异
               1.4 核酸提取                                        系数(CV=SD/    ¯ x×100%) ,评估方法的重复性与稳
                  取大黄鱼血液样品          100 μL,或组织样品(心             定性。
              脏、脾脏、鳃等)约          20 mg,采用海洋动物组织基                1.9 组织趋向性分析
              因组   DNA  提取试剂盒提取总核酸,具体操作严格                          选取临床症状明显的患锥体虫病大黄鱼                  5  尾,
              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提取的核酸经核酸蛋白测                           无菌条件下采集血液、心脏、脾脏、鳃、肝脏、体
                                                               肾、头肾、肠道、黏液共           9  种组织样品。每个组织
              定仪检测浓度与纯度(OD             260 /OD 28 0  值应在  1.8~
              2.0  之间) ,−20 ℃  保存备用。                           样品提取核酸后,按照建立的               qPCR  方法进行检
                                                               测,每个样品设       3  次重复。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各组
               1.5 标准曲线建立
                                                               织中锥体虫的绝对含量(拷贝/µL              核酸) ,比较不
                  将  pMD18-T-锥体虫重组质粒用          TE  缓冲液进
                                                               同组织中锥体虫含量的差异。
              行  10  倍 梯 度 稀 释 , 获 得 浓 度 分 别 为     2.5×10 、
                                                         1
                                                                1.10 大黄鱼及其他养殖鱼类、非鱼类样品检测
                                                         6
                                                5
                    2
              2.5×10 、 2.5×10 、 2.5×10 、 2.5×10 、 2.5×10 、
                                      4
                             3
                                                                   对采集自三都岛、霞浦、连江三个养殖海区
                    7
              2.5×10  拷贝/µL  的标准品。以各浓度标准品为模板
                                                               的  60  尾疑似患大黄鱼锥体虫的大黄鱼样品,取大
              进行   qPCR  扩增,每个浓度设        3  次重复。反应体系
                                                               黄鱼血液样品       100 μL,组织样品(心脏、脾脏、
              (20.0 μL) :2×Taq Probe qPCR Mastermix 10.0 μL,
                                                               鳃等)约    20 mg,参照前文(1.4)基因组           DNA  提
              上 、 下 游 引 物 ( 10.0  μmol/L) 各   0.8  μL, 探 针
                                                               取方法提取总核酸,采用相同的              qPCR  检测体系与
              (10 μmol/L)0.4 μL,模板      DNA 2.0 μL,ddH O       程序(引物、反应条件同            1.5) ,检测各组织中锥
                                                        2
              补足至   20.0 μL。反应程序:95 ℃     预变性 3 min;95 ℃
                                                               体虫的相对表达量。同时,取各组织制作石蜡切
              变性   15 s,60 ℃  退火延伸    30 s,共  40  个循环,在
                                                               片:4%   多聚甲醛固定       48 h  后,经梯度脱水、二甲
              退火延伸阶段收集荧光信号。以标准品浓度的对数                           苯透明、石蜡包埋,切片厚度              5 μm,HE   染色后,
              为横坐标、对应的         Ct 值为纵坐标,使用荧光定量                 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记录组织病理变化,分
              PCR  仪自带软件构建标准曲线。                                析锥体虫在不同组织的感染分布。其他养殖鱼类、
               1.6 特异性试验                                       非鱼类样品检测方法同          1.4、1.5。
                  将大黄鱼锥体虫、鱼类车轮虫、刺激隐核虫、                          1.11 数据分析
              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神经坏死病毒以及大黄鱼                               采用  IBM SPSS Statistics 21.0  软件进行数据统
              虹彩病毒等阳性样品提取核酸作为特异性试验模                            计分析,计量数值以“平均值±标准差(                   ¯ x±SD) ”
              板,以    ddH O 2  为空白对照,按照     1.5  的反应体系与         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程序进行     qPCR  扩增,观察扩增曲线,判断引物与                   ANOVA) ,组间两两比较采用             LSD-t 检验,以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