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6 -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
P. 86

刘天宇, 李治, 邬建卫. 太极拳促进脑健康的循证医学证据与推进路径

           不糊涂”“心静平和”等词语被锻炼者频繁提及。大脑                            1.1 太极拳调节认知控制功能相关脑区

           对身体拥有绝对的支配权和“话语权”,其健康堪称人                                认知控制功能是由多个脑区组成的高阶神经活
           体的“头”等大事 。已有研究从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和                            动,主要负责目标确立、计划制订、实施执行以及任务
                          [5]
           功能可塑性角度切入探讨太极拳改善大脑认知功能的                             检测维护等     [50−51] 。随着年龄增长,人类工作记忆、注意
                                                        [6]
           效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对阿尔茨海默病 、                            力等执行控制功能有下降趋势,认知控制能力及大脑
                   [7]
           帕金森病 、自闭症、抑郁症 等脑部疾病有预防、延                            区域间的功能连接亦显著变弱,导致目标与行为的一
                                    [8]
           缓、改善等积极作用。此外,太极拳对大脑功能活动和                            致性降低、执行控制能力下降等                [52] 。相关研究   [12]  表
           结构的积极影响也被现代神经影像学研究所证实 。                             明,长期规律性的太极拳锻炼可有效重塑中老年人认
                                                      [9]
               随着脑科学领域医疗局限性不断显现以及医疗费                           知控制脑区的结构和功能,且对任务刺激的应答反应
           用不断攀升,作为一种大众健身方式和脑健康促进方                             和执行控制能力有增强作用。具体体现在增强前额叶

           法的太极拳的全球关注度持续提升。与之形成鲜明对                             皮层功能,显著重塑大脑结构,尤其是脑岛、海马/海马
           比的是,中国在太极拳促进脑健康领域的研究相对较                             旁回、丘脑、前扣带回、颞叶等多个认知控制脑区的灰
           少。国外相关研究虽然较多,但更偏重太极拳动作与                             质结构并提升其功能,明显提高反应速度、减少反应时
           大脑结构与功能的探索,对太极拳的呼吸、意念、文化                            间、降低任务执行过程中的犯错概率等                 [27] 。相关例证:
           等关键要素关注不够。基于此,如何将太极拳这种多                             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2 周规律太极拳锻炼可显著增
           元素共存的复杂运动与脑科学研究深度融合,如何在                             加健康老年人的脑岛、壳核、杏仁核、颞下回等区域灰
           太极拳运动全球普及的基础上提升其脑健康促进的针                             质体积,而海马、壳核灰质体积增加与受试者的记忆商
           对性、阐明其防治的科学性,如何科学谋划太极拳与促                            及视觉再现评分变化呈显著正相关                 [27] ;②与同龄健康
           进脑健康这一全球热点接轨,如何精准把握太极拳下                             对照组相比,长期规律性太极拳锻炼者大脑的海马、丘
           一阶段的推广方向、重点、着力点等问题,是太极拳全                            脑灰质体积较大,前脑岛、中央前回、额中沟、颞上
           球推广的关键。                                             回、内侧枕颞沟、舌沟皮层厚度较厚                [11] ,而丘脑灰质体

           1 太极拳促进脑健康的循证医学证据                                   积与情绪显著相关,海马灰质体积与神经质评分、情绪
                                                               和冒险倾向显著相关;③与长期步行锻炼对照组相比,
               在  PubMed 和  CNKI 数据库检索以太极拳为主要
                                                               长期太极拳锻炼组的大脑白质网络信息传递效率更
           干预手段、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以大脑
                                                               优  [20] 。由此,规律性太极拳锻炼对多个认知控制脑区
           结构或功能活动为研究指标的中外文研究成果,检索
                                                               的结构和功能有重塑作用,且对中老年人的执行控制
           时间为建库至       2023 年  4 月  30 日,以太极拳为主题词
                                                               能力有明显改善。
           共检索到英文文献         35 篇、中文文献     5 篇,其中有     13 篇
           发表于    JCR 2 区及以上的期刊。分析发现:①在研究                      1.2 太极拳优化默认模式网络、额顶网络和感觉运动
           类型方面,15 项为病例对照研究,25 项为队列研究。                              网络
           病例对照研究的重点为太极拳对受试者大脑结构和功                                 前额叶皮层是大脑默认模式网络核心脑区,既能

           能的影响,比较对象为普通健康人群、长期步行群体及                            广泛接收和处理其他脑区的各种信息,又能及时向其
           久坐人群。队列研究重点为太极拳对受试者的认知功                             他脑区发送调控指令,具有认知控制、决策制定、自我
           能和大脑可塑性的影响,对照组主要为常规护理、空白                            表达、记忆编码和检索以及情感感知等复杂认知功
           对照、八段锦等其他运动形式,研究周期多为                      4~12      能  [53−55] ,扮演着大脑“中枢”的角色,大量神经系统疾
           周。②在分析方法方面,多采用脑功能指标与临床指                             病对前额叶皮层的影响也已得到证实。研究                      [56−58]  显
           标相结合的多维评价方式;脑功能指标包括静息态设                             示,太极拳作为一种融合肢体动作、意念冥想和呼吸吐
           计  36 项、任务态设计       4 项;运用   fMRI 分析的研究一            纳的复杂运动,对大脑前额叶的结构和功能有正向调
           共  37 项,其中同时进行结构磁共振的研究有                  6 项;在      节作用,如长期规律性太极拳锻炼能够有效提高中老
           临床指标方面,使用注意力网络测试、韦氏记忆量表、                            年人的记忆力和决策能力、减少情绪波动,并能显著增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得分、精神情绪状态评分等评价指                             加前额叶灰质体积、提高自发功能活动表现等。这一
           标。文献纳入情况及质量评分             [10]  见表  1、表  2。         发现在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群

           82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