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7 - 《水产学报》2025年第10期
P. 237

钟伟娟,等                                                                水产学报, 2025, 49(10): 109617
                                                                                                  ·续表   1·
                 分类     方式        菌株             用量         时间                  作用                  参考文献
               classification  way  strain       dosage     time               function             references
                 综合     复合   贝莱斯芽孢杆菌       3.36~6.72 g/kg    8周  促生长;提高免疫力;改善肠道形态和功能                  [2]
                             B. velezensis
                             蜡样芽孢杆菌
                             B. cereus
                             干酪乳杆菌L. casei
                                            8
                             枯草芽孢杆菌        10  CFU/g         8周  促生长;改善肠道健康和抗病性                      [12]
                             B. subtilis
                             乳酸乳球菌
                             L. lactis
                                              7
                             枯草芽孢杆菌        1×10  CFU/mL     14周 促生长;改善水质和肠道微生物群;增强脂肪酶和               [56]
                             B. subtilis                         淀粉酶活性;优化肠道形态
                             嗜酸乳杆菌
                             L. acidophilus
                             芽孢杆菌          0.5 mL/L和1.0 mL/L  8周  促生长;增加肠道总活菌数和乳酸菌数;改善肠道             [57]
                             Bacillus spp.                       形态;优化肝脏和肌肉健康
                             乳酸菌
                             Lactobacillus spp.
                                            12
                        联合   枯草芽孢杆菌        10  CFU/kg       90 d  提高终末体重和增重和脂质、蛋白质沉积                 [17]
                             B. subtilis
                             地衣芽孢杆菌
                             B. licheniformis
                             酵母S. cerevisiae
                             海恩氏芽孢杆菌       10  CFU/mL       90 d  促生长;减少致病性菌负荷;预防链球菌病                [58]
                                            6
                             B. haynesii
                             拟明斯特外来菌
                             Advenella
                             mimigardefordensis
              注:加粗字体标注的益生菌是农业农村部《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中允许使用和添加的微生物制剂。
              Notes:The bolded probiotics are microbial additives approved by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in the Catalog of Feed Additives for
              permitted use in feed.
              题突出,功能性益生菌的使用可增强其肠道的                             可缓解尼罗罗非鱼高密度养殖引起的天冬氨酸
              抗氧化能力,减轻氧化损害,维持肠道健康 。                            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活性升高,同时提高
                                                       [62]
              地衣芽孢杆菌        HGA8B   能增加尼罗罗非鱼抗氧                 SOD、CAT    等抗氧化酶活性,降低            MDA  含量,
              化能力,进而增强机体修复和抵抗病原的能                              从而减轻氧化应激 。此外,益生菌能降低金
                                                                                [63]
              力 。饵料中添加丁酸梭菌能提高吉富罗非鱼                             属离子毒性,减少组织损伤。当在饲料中添加
                 [30]
              (GIFT  O.  niloticus) 幼 鱼 的 超 氧 化 物 歧 化 酶        植物乳杆菌时,能降低尼罗罗非鱼组织中金属
              (SOD)、过氧化氢酶         (CAT) 以及谷胱甘肽过氧               铬及莫桑比克罗非鱼          (O. mossambicus) 组织中金
              化 物 酶   (GSH-Px) 的 活 性 和 总 抗 氧 化 能 力      (T-    属铝积累,减轻氧化应激和组织损伤                  [37-38] 。

              AOC),同时降低丙二醛            (MDA) 含量 。此外,
                                                 [55]
                                                               2.4    调节肠道菌群结构
              添加嗜酸乳酸菌可提高吉富罗非鱼血清                      SOD、
                                                       [41]
              碱性磷酸酶       (AKP) 和酸性磷酸酶       (ACP) 活性 。            肠道微生物平衡在动物生长发育和正常生
              同样,解淀粉芽孢杆菌             SCAU-070  也能够提高           理功能所发挥着关键作用,罗非鱼肠道菌群构
              尼罗罗非鱼后肠         SOD  活性和    MDA  含量来增强           成类型基本相仿,门水平上的优势菌群包括梭
              罗非鱼后肠组织的抗氧化能力 ,表明益生菌                             杆菌门    (Fusobacteria)、拟杆菌门    (Bacteroidetes)、
                                           [28]
              在肠道不同位置的作用可能存在差异。                                变形菌门、厚壁菌门            (Firmicutes)、放线菌门、
                   当高密度养殖或盐度波动等环境压力引发                          疣微菌门     (Verrucomicrobia) 和浮球菌门      (Planc-
              罗非鱼氧化应激时,益生菌还可通过调节肠道                             tomycetes)。具体而言,肠道微生物的代表种类
              菌群平衡和免疫应答,降低应激相关指标,最                             有索氏鲸杆菌        (C. somerae)、产气荚膜梭菌        (C.
              终增强对环境变化的耐受性,从而缓解罗非鱼                             perfringens)、类志贺邻单胞菌         (Plesiomonas shi-
                                                                          [64]
              的环境应激反应。例如,嗜酸乳杆菌联合木聚                             gelloides) 等 。然而,菌种之间的比例和丰富
              糖酶、半纤维素酶和            β  葡聚糖酶饲喂       30 d  后,    度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益生菌的使用能

              https://www.china-fishery.cn                           中国水产学会主办    sponsored by China Society of Fisheries
                                                            6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