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3 - 《振动工程学报》2025年第9期
P. 153

第 9 期                    邓振鸿,等:带初始弯曲柔性转子的高阶无附加试重平衡法                                        2083

                                            [
                       ψ N (x s )  (N)  ψ N (x s )
                     N ∑                                            同时,为了不破坏前         N−1  阶的平衡,还需要满足:
                            ψ N (x i )λ  =   u N +
                                   i                                           N ∑  ψ r (x s )
                        m N             m N                                                 (N)          (14)
                    i=1                                                               ψ r (x i )λ i  = 0
                        N−2,N         ]                                        i=1  m r
                        ∑
                              (  )  (N−1)  ψ N (x s ) b N
                                  λ    +               (13)         将式   (13) 和  (14) 整理成矩阵的形式,可以得到
                           ψ N x T i
                                   T i        ω 2
                                          m N
                         i=1                    N
                                                                平衡前    N  阶临界转速所需要的配重量为:
                         ψ 1 (x s )   ψ 1 (x s )       ψ 1 (x s )
                                                                  −1
                                                                                                         
                              ψ 1 (x 1 )  ψ 1 (x 2 )  ···  ψ 1 (x N )  
                                                                  
                                                                                   0
                          m 1          m 1             m 1                                               
                  λ 1                                                                                 
                                                                    
                       
                      ψ 2 (x s )   ψ 2 (x s )       ψ 2 (x s )                     0                  
                                                                                                       
                                                                                                      
                            ψ 2 (x 1 )  ψ 2 (x 2 )  ···                                                
                  λ 2                                    ψ 2 (x N )  
                                                                                   .                   
                                                                                                      
                        m 2          m 2             m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2,N                    
                                                                    
                                                                  ψ N (x s )                          
                                                                                ∑        (N−1)  ψ N (x s ) b N 
                                                                                                        
                        ψ N (x s )   ψ N (x s )       ψ N (x s )                  ψ N (x T i  T i     2
                  λ N                                                     u N +        )λ    +          
                       
                                                                   
                                                                                                     ω
                              ψ N (x 1 )  ψ N (x 2 )  ···  ψ N (x N )    m N    i=1              m N   N
                           m N         m N              m N
                                                                                                        (15)
                  根据  (15) 求解的结果在各平衡面上添加相应的                     统的有限元模型,如图           3  所示,模型共包含        19  个节
              试重。                                               点和   18  个梁单元。假设在仿真模型中,转子的初始

                                                                不平衡集中在        3  个圆盘上,具体大小及相位如表              1
              2    数  值  仿  真  与  试  验  验  证                    所示;此外,分别考虑了两种典型的轴初始弯曲模
                                                                式,如图    4  所示(假设轴变形只发生在            xz 平面内)。
                  为了验证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设计了如图                     2    根据有限元仿真结果,计算得到的转子的前                      2  阶固
              所示的柔性转子系统,转子由               3  个刚性圆盘和      1  根   有频率和阻尼比如表          2  所示。

              柔性轴组成,两端由滚动轴承支撑,圆盘上均匀分布
              了一些用于添加不平衡配重的螺纹孔,具体尺寸见
              图中标注,其中轴和圆盘的材料均为钢,其弹性模量
                                                                      轴承                               轴承
              为  200 GPa,剪切模量为     81.2 GPa,密度为   7810 kg/m 。
                                                           3
              考虑到圆盘在出厂时由于制造加工误差,具有一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的初始不平衡,并且转轴由于制造工艺和运输等原                                        图 3 转子系统的有限元模型
              因,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塑性变形,使得转子在运行过                                 Fig. 3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 rotor system

              程中存在较大的振动,为了使转子能更为安全平稳
                                                                          表 1 转子的初始不平衡量(模拟)
              地通过前     2  阶临界转速,需要对转子进行平衡。
                                                                    Tab. 1 The initial unbalances of the rotor (simulation)
                      0.08  0.115  0.185  0.145  0.155  0.045
                                                                     位置           幅值/(g·mm)         相位/(°)
                                          轴
                                                                     圆盘1              7               240
               电机                                      ∅0.01
                                圆盘1     圆盘2    圆盘3                   圆盘2              30              65
                  联轴器
                                                                     圆盘3              45              195
                            传感器1 #  传感器2  #  传感器3 #
                             (a) 转子几何尺寸示意图                          在轴初始弯曲和不平衡同时作用下,分别采用
                    (a) Diagram of the geometric dimension of the rotor
                                                                影响系数法和本文所提方法对该转子进行平衡。其
                          0.02
                                                                中 影 响 系 数 法 的 平 衡 转 速为      1200 r/min, 采 用 圆 盘
                                            ∠15°
                                                                1  和  3  作为平衡面。本文所提方法在平衡第一阶模态
                     ∅0.075                   ∅0.003            不平衡时的测量转速为:800~1200 r/min(低速动平衡
                                                                法平衡第     1  阶),4000~4400 r/min(高阶无附加试重法
                                                                平衡第    2  阶),平衡面同样选定在圆盘            1  和  3  处。平
                             (b) 圆盘几何尺寸示意图
                    (b) Diagram of the geometric dimension of the disks
                                                                衡结果如图      5  所示,可以看出,对于两种不同的初始
                     图 2 转子系统几何尺寸示意图          (单位:m)            弯曲模式,采用影响系数法平衡后,转子在第                     1  阶临
              Fig. 2 Diagram  of  the  geometric  dimension  of  the  rotor  界转速处的振动响应均有所降低,但在第       2  阶临界
                    system(Unit: m)
                                                                转速处,其振动响应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比平衡之前
                                                                大幅提高了;而经过本文所提方法平衡后,转子在前
              2.1    数值仿真
                                                                2  阶临界转速处的振动响应均保持在相当低的水平,
                  首先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来说明本文所提方法                          并且远低于影响系数法和平衡前的状态,说明该方
              的效果。基于       Timoshenko  梁理论,建立了该转子系              法对弯曲柔性转子的临界转速振动抑制有显著的效果。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