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
P. 55

2024 年 4 月 第 48 卷 第 4 期                                                                     原创成果

              学心态和学术动机发生了变化。                                      多“80 后”少年都怀着功夫梦,奔向了少林寺。

                  综上所述,本文之所以选择“80 后”武术学者作为                            例如,1982 年出生的王宝强          [11]  就曾自述道:“8 岁
              研究对象,是因为他们作为社会急剧转型的一代人,除                            那年,我才在村里的露天影院第一次看《少林寺》,而这
              却一个特殊年龄段所具有的普遍特质之外,还有现代                             部片子是在我出生那年上映的,放映队路走得有点
              学术体制在他们成长历程中留下的深刻烙印。                                远。好在他们隔三差五就来一趟,让我过足了瘾。完

                                                                  全被少林功夫震撼住,魂牵梦绕地琢磨觉远那些招式,
              2 成长历程与武术发展的集体记忆
                                                                  还和同伴每天在田间对打,看哪招儿好使。大家信誓
                  “80 后”作为改革开放后一代人,他们的成长经历
                                                                  旦旦地相约,一定要去少林寺拜师学艺。”
              伴随着社会转型的演进——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
                                                                      很多“80 后”之所以看了《少林寺》迷上少林功夫,
              转型、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型、从相对封闭的
                                                                  迷上武术,一方面因为中国原本就有深厚的武侠文艺
              社会向对外开放的社会的转型               [8]16 。除了上述社会转
                                                                  氛围,只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被压制了,改革开放以
              型的背景,还有直接与“80 后”武术学者相关的一些国
                                                                  后,随着港台武侠影片的引入,这种文艺氛围得到了释
              家政策,如“大学扩招”“自主就业”,以及武术发展的
                                                                  放;另一方面因为在《少林寺》诞生之前参演中国武侠
              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如“20 世纪             80 年代武术热”“体
                                                                  电影的演员以影视演员为主,而《少林寺》导演张鑫炎
              育院校单独招生政策的实施”“武术专业硕士、博士授
                                                                  大胆起用了一批专业的武术运动员,如李连杰、于承
              予点的设立”,等等。
                                                                  惠、于海、王常凯、计春华等             [12] ,力求表现真实的中国
                  尽管“80 后”武术学者的成长历程相对重叠,但每
                                                                  功夫,他们精湛的技艺成为“80 后”认识武术“美”的
              个人的经历不尽相同。所以,对他们的访谈形成了多
                                                                  视觉记忆。此外,在叙事结构上,《少林寺》将国恨家仇
              条叙事线索,想要将这些叙事凝聚成统一的主轴线需                             融为一体,传递了尽忠尽孝、惩恶扬善、善恶有报等中
              锚定叙事的核心,而这个核心就是他们成长历程的交                             国传统道德观,获得了观众的普遍认同。从《少林寺》
              叉点,对这个交叉点进行深描就会呈现出丰富立体的                             开始,中国武侠电影形成了一个少林武侠片的创作热
              叙事效果。                                               潮,如《少林寺弟子》(1983 年)、《武林志》(1983 年)、

              2.1 20  世纪  80  年代武术热:认知武术的共同起点                     《木棉袈裟》(1984 年)等。
                  20 世纪  80 年代末至     90 年代初,国家体委(现国家                  除了影视作品以外,大量武术类杂志的创刊出版
              体育总局)做了       3 件大事对武术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                     也成为“武术热”的另一个特征。1981 年                6 月由《新体
              决定性作用:一是在         1982 年召开了规模空前、影响深                 育》杂志社主办的《武术健身》率先问世。1981 年                   7 月

              远的全国武术工作会议;二是于               1982—1986 年在全国         《武林》创刊发行。1982 年《中华武术》、《汴梁武术》
              范围内有组织、有计划地举行了武术挖掘、整理工作;                            (后改名为《少林与太极》)相继在北京与开封创刊。
              三是成立了国际武术联合会,使武术推向世界的工作                             1983 年《精武》《武魂》《拳击与格斗》《搏击》等武术类
              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各种力量的助推下全国上下掀                             杂志也陆续创刊。在武术热潮的影响下,兼具趣味性、
              起了轰轰烈烈的武术热潮。这股热潮既促进了武术事                             实用性和专业性的武术杂志不仅对推动武术普及、促
              业快速发展,也深刻影响了“80 后”这代人,形成了他                          进人们科学认识武术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也成为
              们认知武术的共同起点和集体记忆。哈布瓦赫                        [9]  认  “80 后”武术学者的科研启蒙读物。
              为,“集体记忆是通过个体记忆来实现的,并且在个体                                如一位学者回忆道:“我哥很喜欢武术,他订了很
              记忆之中体现自身”。费孝通             [10]  指出,“人在记忆上发          多武术杂志,我小时候就看这些杂志,跟着书比画着学
              展的程度是依他们的生活需要而决定的”。“80 后”                           习,里面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这些书算是我小时候

              出生于国家改革开放的转型时期,以电视为主的视听                             的课外读物,也是我写作的启蒙书,我写的第一篇文章
              媒介成为他们获取外界信息、认识世界的重要渠道,因                            就发表在《中华武术》上,当时还得到了                   81 块钱的稿
              此这一代人也被称为“影像的一代”。“武侠影视片”                            费。”(2 号被访者)
              成为这一代人对“武术热”的集体记忆,尤其是由李连                                武侠影片和武术杂志极大地激发了“80 后”青少
              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风靡全国,受此影片的影响,很                           年的习武热情。随着青少年学习武术的人数迅猛增

                                                                                                                51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