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水产学报》2025年第8期
P. 35

陆莉莉,等                                                                 水产学报, 2025, 49(8): 089603

                                                  [23]
              蛎的全甲基化水平低于半甲基化水平 ,这表                             从而使大黄鱼适应环境变化 。Gavery                 等  [39]  对
                                                                                         [38]
              明半甲基化水平与全甲基化水平在不同物种中                             长牡蛎的鳃组织进行了            DNA  甲基化研究,发现
              的比例会因物种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长牡蛎在应对应激反应以及适应不同环境时
                   MSAP  技术是在      AFLP  技术的基础上建立              DNA  甲基化参与了调控作用。本研究中,鳃组
              起来的,主要针对同裂酶对识别位点                    CCGG  的      织的甲基化水平最低,暗示              DNA  甲基化可能参
              胞嘧啶检测,然而并非所有胞嘧啶甲基化的类                             与了福建牡蛎对盐度适应的调节过程。
              型都能被检测出来 。而全基因组重亚硫酸盐                                 有研究表明,在基因组多倍化后,DNA                    甲
                                [15]
              测序   (WGBS) 能够对全基因组范围内的所有胞                       基化水平的变化和模式的调整与维持基因组的
              嘧啶位点进行检测,包括               CpG、CHG    和  CHH      稳定性以及核质重建平衡密切相关                  [40-42] 。在多
              等不同类型的甲基化位点,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倍体中,其甲基化模式的调整可以诱导某些基
              和单碱基分辨率 。                                        因的激活或沉默,进而对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
                             [34]
                   甲基化水平的差异对组织分化与生长发育                          调节,引发表型变异,使多倍体更好地适应环
              调控具有重要影响。无论是同一物种的不同组                             境需要   [13, 43] 。在泥鳅的研究中,当启动子区的
              织,还是不同物种的相同组织之间,其在                      DNA      DNA  甲基化水平降低时,与之相关的基因沉默
                                                                            [44]
              甲基化水平上都存在差异。何暮春等                   [31]  的研究     现象得以解除 ;而当           DNA   甲基化处于高水平
                                                                                               [11]
              发现,雌性金乌贼和雄性金乌贼肌肉、心脏、                             时,发现有一些基因的表达被沉默 。Han                    等 [19]
              胰脏和性腺组织基因组甲基化水平存在差异现                             的研究结果表明,刺参三倍体基因组的甲基化
                         [7]
              象。姜群等 对长牡蛎的研究发现,鳃、闭壳                             水平和模式发生了变化,其中,基因区域的高
              肌、外套膜、唇瓣、性腺、消化盲囊的甲基化                             甲基化水平能够增加转录装置,增强三倍体刺
              水平为     31.77%~37.92%,并观察到不同组织之                  参的生长和代谢。拟南芥              (Arabidopsis thaliana)
              间甲基化水平差异显著。同一物种所呈现出的                             基因组经甲基化修饰后,导致许多参与生殖                      (减
              组织甲基化特异性可能是在组织分化过程中形                             数分裂、有丝分裂) 和适应             (应激反应) 的基因
              成的,不同的甲基化模式会促使基因表达量不                             表达上调,这可以提高异源四倍体的育性和稳
              同,进而发挥不同的功能 。本研究中,福建                             定性 。在本研究中,福建牡蛎三倍体的总甲
                                                                   [43]
                                       [35]
              牡蛎不同组织的甲基化水平和模式存在差异,                             基化水平比二倍体升高了             0.51%~12.44%,且二
              且不同组织间的表观遗传差异极显著。AMOVA                           倍体和三倍体之间的表观遗传存在显著差异,
              分析显示,二倍体福建牡蛎在鳃和性腺之间存                             表明福建牡蛎三倍体可能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
              在明显的甲基化差异,而三倍体福建牡蛎组织                             基因组    DNA  发生了甲基化修饰变化。这种变化
              间最大甲基化差异存在于鳃和闭壳肌之间。二                             可能诱发了某些基因的沉默,进而调控基因表
              倍体、三倍体福建牡蛎在同一组织中其甲基化                             达来改变生物体表型,使得三倍体福建牡蛎更
              模式不同。二倍体的性腺和闭壳肌在半甲基化                             好地适应环境的需求。
              水平上高于三倍体,而三倍体的性腺和闭壳肌                                 综上所述,本研究利用             F-MSAP  技术分析
              在全甲基化上高于二倍体,这与                   Jiang  等  [17]  研  了福建牡蛎二倍体和三倍体           4  种组织的    DNA  甲
              究长牡蛎三倍体不同组织的结果相似。三倍体                             基化差异,发现不同倍性不同组织间的表观遗
              牡蛎通常具有性腺滞育、生长快的优势,其较                             传存在显著差异,福建牡蛎三倍体发生了                     DNA
              高的全甲基化水平可能参与了生殖和肌肉发育                             甲基化变化。研究结果增进了对牡蛎倍性改变
              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这或许与三倍体牡蛎的                             后基因组甲基化状况的了解,也为进一步研究
              这些优势性状有关。但具体机制还需要通过进                             福建牡蛎倍性间的表观遗传机制提供了参考。
              一步深入研究。
                   福建牡蛎属于广盐性贝类,能够适应低盐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和高盐环境 。鳃组织是水盐交换的主要器官,                           [  1  ]   Song Q X, Chen Z J. Epigenetic and developmental regulation
                         [36]
              可以调节渗透机制以适应环境盐度的变化                       [37] 。       in plant polyploids[J]. 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 2015,
              对大黄鱼     (Larimichthys crocea) 鳃组织研究发现,               24: 101-109.
              DNA  甲基化参与调节相关基因的转录和表达,                         [  2  ]   Zhou H, Ma T Y, Zhang R, et al. Analysis of different ploidy

              中国水产学会主办  sponsored by China Society of Fisheries                          https://www.china-fishery.cn
                                                            7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