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8 - 《水产学报》2025年第7期
P. 78

艾同喜,等                                                                 水产学报, 2025, 49(7): 079107

              趋流性,保证自身处于逆流游泳状态或停留在                             能 。适度流速显著提升溶菌酶                 (LZM) 活性及
                                                                 [16]
              某一特定位置上,其运动强度、游泳状态和能                             其他免疫指标,而过高流速可能抑制免疫反应。
                                           [3]
                                                      [4]
              量消耗明显受水流速度的影响 。Farrell 等 对                       例如,拉氏鱥(Rhynchocypris lagowskii) 幼鱼经
              虹鳟   (Oncorhynchus mykiss) 的研究发现,经过              7  周  5 cm/s 流速训练后,AKP      活性显著升高 。
                                                                                                        [2]
              流速训练一段时间后,临界游泳速度得到了提                             黑鲷   (Acanthopagrus schlegelii) 经  2  周流速训练
              高。宋波澜 对多鳞四须鲃                (Barbodes schwan-    后,ACP、AKP      及过氧化氢酶        (CAT) 活性随流
                          [5]
              enfeldi) 运动的研究表明,耗氧率与流速呈正相                       速增加而上升 。因此,合理流速选择对提高
                                                                            [17]
              关。朱鹏锦       [6]  对草鱼  (Ctenopharyngodon idella)  鱼类免疫力和健康生长至关重要,在养殖管理
              运动的研究结果也是一致的。单位距离能耗                              和增殖放流中具有重要意义。
              (COT) 是衡量能量效率的重要指标,较低的                               日本鳗鲡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洄游
              COT  值意味着更高的运动效率,同时,呼吸耗                          性鱼类,在人工养殖过程中,密集养殖和不良
              氧率的改变又可以反映体内能量代谢水平 。                             养殖条件可能导致其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易受
                                                        [1]
              Palstra 等  [7]  发现,日本鳗鲡     (Anguilla japonica)  病原体感染;在增殖放流后,从人工养殖环境
              在长期运动状态下,随水流速度的增加,其呼                             到自然环境的转变又可能使其面临食物短缺、
              吸代谢频率会增加。因此,适度的流速训练可                             敌害威胁等挑战,进一步影响其生存与适应能
              以提高鱼类的能量代谢效率。在鳗鲡游泳能力                             力。在人工养殖过程中以及增殖放流前,通过
                                 [8]
              的研究上,Lighthill 通过水动力学对“纯鳗形”                      适宜的流速训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健
              鱼类游动进行了理论分析。Gray 和                Willemse [10]  康状态并提升野外生存能力。目前关于日本鳗
                                            [9]
              对欧洲鳗鲡       (A. anguilla) 游动的运动学进行了初             鲡的研究中,尚未涉及流速训练对其抗氧化能
              步研究。1980      年  Mc Cleave [11]  发现体长为   6.9~    力和免疫系统影响的相关研究,同时对成鱼行
              7.5 cm  的欧洲鳗鲡的最大游泳速度为                 3.6~7.2    为学的研究也较为有限。因此,在这些方面依
              BL/s (BL  为体长),且游动持续时间随着速度的                      然存在明显的研究空白,亟需进一步探索。本
              增加而缩短。Tytell      [12]  研究了不同流速下美洲鳗              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流速对日本鳗鲡游泳行为、
              鲡  (A. rostrata) 的游泳运动学和水动力学特征。                  能量代谢、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
              陈橙等    [13]  主要探讨了日本鳗鲡的游泳能力特性                    拟为日本鳗鲡的养殖管理、增殖放流技术优化
              及行为,并为其保护和鱼道设计提供科学参考。                            提供理论依据,帮助提升其健康水平和养殖经
              因此,通过研究流速对日本鳗鲡游泳行为及耗                             济效益。

              氧率的影响,可为日本鳗鲡生理指标及能量代
                                                               1    材料与方法
              谢变化调节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鱼类在运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自由基,                         1.1    实验设计
              适量自由基有助于解毒等代谢活动,但过量会
                                                                   本实验所用日本鳗鲡均采购于台山市宏盈
              引发氧化应激,损伤细胞和组织。研究表明,
                                                               贸易有限公司,暂养于浙江宁海中国水产科学
              适宜的流速训练能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增强抗
                                                               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宁海研究中心。养殖水
              氧化能力,减轻氧化应激,于丽娟                  [14]  发现,中
                                                               池  (长宽高=8 m×4 m×2 m) 水位       60 cm,水温为
              华倒刺鲃      (Spinibarbus sinensis) 肌肉和肝脏的超
                                                               18 °C,并用黑布遮光,调节盐度使其逐步适应
              氧化物歧化酶        (SOD) 活性随水流速度增加而升                  盐度为    20  的天然海水,并在其中养殖            1  个月。
              高,总抗氧化能力显著增强。然而,过高的流                                 随机挑选      10  尾健康无病害、体表无损伤,
              速会导致自由基过度积累,破坏平衡,产生负                             体型   (体长  51.46~59.58 cm、体重    257.42~392.21
              面影响 。鱼类的免疫系统包括非特异性免疫                             g) 和体色无差别的日本鳗鲡,用于游泳能力和
                     [15]
              和特异性免疫,其中非特异性免疫在防御中尤                             耗氧率的检测。采用丹麦             Loligo System  公司生
              为重要,抗氧化酶以及免疫酶                 [ 如酸性磷酸酶           产的大型游泳环道         (图  1),同时搭配仪器配套软
              (ACP)、碱性磷酸酶         (AKP)] 在机体内发挥相应              件 AutoResp TM  和 uEye Cockpit,测定水流速度、
              作用,能够支持并强化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                             溶解氧和水温。

              https://www.china-fishery.cn                           中国水产学会主办    sponsored by China Society of Fisheries
                                                            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