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3 - 《水产学报》2025年第7期
P. 73

张子焜,等                                                                 水产学报, 2025, 49(7): 079106

              影响具有时间依赖性与浓度依赖性,不同时间、                            导致  ROS  的产生和     AChE  活性增加,相关基因
              浓度菲胁迫会引起其运动行为发生差异,这可                             在斑马鱼脑中过表达,引起氧化损伤和神经毒
              能与菲对泥鳅神经系统的长期毒性作用有关。                             性效应 。有研究表明,低剂量                 2-乙基己基磷
                                                                     [27]
              菲在鱼体内的长期累积可能会抑制大脑和肌肉                             酸二苯酯可通过影响血清素和多巴胺等神经递
              中的   AChE  活性,影响神经发育与脑细胞凋亡                       质释放诱导斑马鱼的焦虑行为                [26] 。本研究中,
              相关基因表达,长期影响其运动行为及逃避捕                             菲诱发的泥鳅焦虑行为可能与其诱导                   ROS  的产
              食能力    [24-25] 。                                 生、AChE    活性和多巴胺的释放有关,具体诱

              3.2    菲胁迫对泥鳅焦虑行为的影响                             导机制还需深入研究。

                   研究表明,污染物在水体中长期累积可                           3.3    菲胁迫对泥鳅社交行为的影响
              以诱发鱼类焦虑行为模式               [26] 。在  BPA  中暴露          鱼类会受到来自水生态系统污染引起的生
                                                [27]
              220 h  时,成年斑马鱼出现焦虑行为 。暴露于                        理压力,其社交行为变化是对压力的直接反
                                                                 [30]
              100 μmol/L  苯并芘中的斑马鱼出现焦虑行为的                      映 。一定浓度        BPA  可对受精后      21 d  的斑马鱼
              变化 。在行为学实验中,鱼类在黑色和白色                             社交行为产生影响,暴露于较高浓度                 BPA  中的斑
                   [28]
              两种不同区域水体中停留的累积持续时间是其                             马鱼表现出社交缺陷 。暴露在              1 μmol/L 的双酚芴
                                                                                [31]
              焦虑行为的重要表征,能较为直观地反映鱼类                             30 d  后,斑马鱼表现出显著行为抑制与社会行
                                                                                            [32]
              受到污染物胁迫所产生的焦虑行为变化 。本                             为改变,包括社会偏好行为改变 。在                   500 ng/L
                                                    [29]
              研究结果表明,胁迫            15 d  时,0.2 μg/L  处理组       的  BPAF  与  BPA  处理下的斑马鱼产生了显著的
              在黑色区域的累积持续时间占比显著降低,                              社会行为缺陷,表现为社交距离增加,接触时
                                                                     [33]
              1.0 μg/L  处理组在黑色区域的累积持续时间占比                      间减少 。在非社交与社交区域中的累积持续
              显著增加;胁迫         30 d  时,25.0 μg/L  处理组在黑         时间可以作为鱼类社交行为的重要表征,反映
                                                                                                        [34]
              色区域的累积持续时间占比显著增加;胁迫                              鱼类受到污染物胁迫所产生的社交行为变化 。
                                                               本研究将泥鳅在非社交与社交区域的累积持续
              45 d  时,1.0、5.0 μg/L  处理组在黑色区域的累
                                                               时间占比作为其社交行为变化指标,通过社会
              积持续时间占比显著增加。这些结果表明,较
                                                               偏好测试研究菲胁迫对泥鳅社交行为的影响。
              低浓度菲胁迫就可以诱发泥鳅的焦虑行为,随
                                                               胁迫  15 d  时,0.2、25.0 μg/L  处理组泥鳅在社交
              着时间延长,较高浓度菲胁迫仍可诱发其焦虑
                                                               区域的累积持续时间占比显著降低;胁迫                      30 d
              行为。GLMM       分析表明,胁迫时间对泥鳅在黑
                                                               时,1.0 μg/L  菲处理组在非社交区域的累积时间
              色和白色两个区域占比影响均极显著,而胁迫
                                                               占比显著增加;胁迫           45 d  时,5.0 μg/L  处理组
              浓度的影响则均不显著,说明菲胁迫时间是泥
                                                               在社交区域的累积持续时间占比显著降低。上
              鳅焦虑行为产生的主要因素,这可能是由于鱼
                                                               述结果说明,短期胁迫时,低浓度与高浓度的
              类的焦虑行为是一种行为适应过程,菲在脑组
                                                               菲胁迫均抑制泥鳅的社交行为;中期胁迫时,
              织中经过长时间累积后才引起相关神经损伤,
                                                               较低浓度的菲胁迫抑制其社交行为;长期胁迫
              因此焦虑行为具有一定的时间依赖性。在恢复
                                                               时,较高浓度的菲胁迫进一步抑制其社交行为。
              处理   30 d  时,所有处理组在黑色区域的累积持
                                                               GLMM   分析表明,胁迫浓度对泥鳅在社交和非
              续时间占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菲胁迫引                             社交区域占比均影响显著,而胁迫时间影响不
              起泥鳅的焦虑行为具有持久性和一定程度的不                             显著,说明菲浓度是影响泥鳅社交行为的主要
              可逆性。本实验中对泥鳅焦虑行为的研究在一                             因素,高浓度胁迫可能会影响种群的稳定性。
              定程度上反映了在不同时间菲胁迫下泥鳅生理                             恢复处理     30 d  时, 5.0、25.0 μg/L  处理组在非
              现象的外部表现,菲胁迫使其焦虑行为显著增                             社交区域的累积持续时间占比仍显著高于对照
              加,具有时间依赖性。一些研究表明污染物胁                             组,表明菲胁迫对泥鳅社交行为的影响具有持
              迫导致的鱼类焦虑行为与活性氧                 (ROS)、AChE、       续性,在停止胁迫后仍未恢复至正常状态。本
              多巴胺等的释放密切相关。在                BPA  胁迫后,斑          研究中菲胁迫导致泥鳅的社交行为发生变化,
              马鱼被诱发类似焦虑的行为模式,因为污染物                             表现为在社交区域的停留时间减少,而在非社
              富集使斑马鱼无法正常处理压力源,BPA 暴露                           交区域的停留时间增加,且这种变化具有浓度

              https://www.china-fishery.cn                           中国水产学会主办    sponsored by China Society of Fisheries
                                                            8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