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0 - 《摩擦学学报》2020年第6期
P. 130

第 6 期                       张山林, 等: 润滑脂性能对RV减速机疲劳寿命的影响                                       813

            成黑色,而润滑脂B的颜色还维持在黄色,原因为润滑                           度变大的主要原因. 由图9可知,润滑脂B试验9 000 h
            脂A在台架跑合磨损阶段,润滑脂的油膜强度和抗磨                            后,皂纤维长度虽然变小,但还能维持棒状或条状结
            能力不足,导致RV减速机磨损量和温度增加,因而促                           构(平均长度大于2 μm). 因此,经过长时间的疲劳试验
            进润滑脂体系中的钼盐转变成黑色的MoS ;同时,磨                          后,润滑脂B的锥入度和剪切黏度变化程度较小.
                                                 2
            损产生的铁粉能够催化润滑脂发生氧化反应,最终导                                经过对润滑脂化学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的分析,
            致润滑脂A的颜色在试验初期就变成黑色. 润滑脂                            可知优异的化学稳定可以抑制润滑脂发生氧化劣化,
            B台架运行初期的最大温升较小,体系中钼盐转变成                            有助于润滑脂保持一定的稠度和剪切黏度;优异的结
            MoS 的比例较小,因此润滑脂的颜色还基本保持为黄                          构稳定性可以使润滑脂更好地保持稠度和剪切黏度,
                2
            色. 随着台架运行时间的延长,润滑脂A的锥入度变大                          从而使润滑脂维持稳定的抗磨性能. 因此,润滑脂化
            和剪切黏度变小造成摩擦副的油膜强度减弱,造成                             学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都能直接或间接影响RV减速
            RV减速机发生磨损. 当试验到4 100 h,润滑脂A台架                      机的疲劳寿命.
            已经出现明显的磨损,相应的润滑脂中含有肉眼可见                            2.4    润滑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的铁磨损颗粒. 而润滑脂B台架运行9 000 h后,润滑脂                          图10是采用四球试验机和钢球-球墨铸铁试验夹
            的锥入度和剪切黏度的变化程度较小,润滑脂的油膜                            具测得的润滑脂在不同转速下的摩擦系数曲线,在转

            强度维持得较好.                                           动速度为100~2 800 r/min条件下,润滑脂B的摩擦系
                图8和图9分别是润滑脂A和润滑脂B试验前后的                         数均小于润滑脂A的摩擦系数,说明润滑脂B具有较
            SEM照片,润滑脂A试验4 100 h后,皂纤维结构由原来                      好的油膜强度和减摩特性. 在RV减速机疲劳寿命试
            的长条状(平均长度大于5 μm)变成无规则的短棒状或                         验磨合阶段,由于润滑脂A的油膜强度较差,在RV减
            小颗粒(平均长度小于1 μm),这是造成润滑脂A锥入                         速机摩擦副产生的摩擦系数(摩擦力)较大. 因此,在试



               Grease A (Origin)                                  Grease A (4 100 h)












                                                   1 μm                                               1 μm


                                      Fig. 8  SEM micrographs of grease A before and after the test
                                               图 8    润滑脂A试验前后的SEM照片



               Grease B (Origin)                                  Grease B (9 100 h)













                                                   1 μm                                               1 μm


                                      Fig. 9  SEM micrographs of grease B before and after the test
                                               图 9    润滑脂B试验前后的SEM照片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