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爆炸与冲击》2025年第9期
P. 68

第 45 卷           周    鑫,等: 混凝土中柱形装药的爆炸破坏分区及应力波衰减规律                              第 9 期

               大,近流体区、压碎区和过渡区逐渐变窄。图                    13  为不同长径比柱形装药底部峰值应力(p )和空腔区边界
                                                                                            1
               处峰值应力(p )的变化趋势图,可以发现:一方面,柱形装药长径比增大使得装药底部的峰值应力提升,
                           2
               与文献   [28] 观点一致;另一方面,柱形装药长径比增大导致峰值应力衰减系数变大,应力衰减加快                                     [14] ,导
               致空腔区边界处峰值应力(p )随装药长径比的增大而减小,进一步导致其他破坏分区变窄。
                                       2


                                                                   12
                                        l/d                             p 1
                        0  1   2   3  4   5   6  7   8  9          11   p 2
                     0.05                                          10
                     0.10            Cavity zone      Z ca,fl
                                                      Z fl,cr       9
                     0.15       Fluid-like zone       Z cr,tr       8         TNT         Blasting cavity
                                Crushed zone          Z tr,cr                    p 1
                     0.20                                         σ m /GPa  7
                    Z/(m·kg −1/3 )  0.25                            6 5                   Concrete
                                                                                              p 2
                     0.30
                     0.35           Transition zone                 4
                     0.40                                           3  1   2   3   4   5   6    7   8
                     0.45             Crack zone                                     l/d

                     图 12    破坏分区范围随着长径比的变化关系                     图 13    装药底部及空腔壁处峰值应力变化趋势
                     Fig. 12    Failure zone boundaries versus ratio of  Fig. 13    Peak stress in guage 1 and 2 versus
                               length to diameter                         ratio of length to diameter
                   图  14  展示了不同长径比柱形装药的峰值应力衰减规律,可以看出,随着长径比增大,装药正下方峰
               值应力衰减速度加快,且近流体区和压碎区的衰减速度明显快于其他破坏分区,表明装药近区峰值应力
               对装药长径比更为敏感。图             15  进一步给出了各破坏分区的衰减系数                  k、衰减指数     n  与长径比   l/d  的关
               系,之后,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建立               k、n  与  l/d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可以看出,函数表达式与数值模拟结
                                      2
               果吻合较好,相关性系数           R 均大于    0.98。衰减系数      k 与柱形装药长径比         l/d  呈负相关,其中在近流体区
               和压碎区,两者呈指数关系,而在过渡区和破裂区,两者呈线性关系。文献                                  [14] 中指出衰减系数       k 的取
               值与介质类型相关,这也说明了近流体区和压碎区混凝土介质属性相近。衰减指数                                      n  与长径比    l/d  呈线
               性正相关,并且近流体区和压碎区的衰减指数                     n  大于过渡区和破裂区,这也说明了装药近区的峰值应力
               衰减更快。


                                           10.00

                                                                          l/d=1
                                            3.00                          l/d=2
                                                                          l/d=4
                                                                          l/d=6
                                                                          l/d=8
                                          σ m /GPa  0.50

                                            0.10


                                            0.02
                                                 0.1      0.2     0.4  0.6  0.8 1.0
                                                            Z/(m·kg −1/3
                                         图 14    不同长径比条件下峰值应力与比例距离散点图
                                            Fig. 14    Scatter plot of peak stress versus scaled
                                                distance under different aspect ratios






                                                         092202-1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