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爆炸与冲击》2025年第9期
P. 47
−50
−100
第 45 卷 王 振,等: 平整壁面通道内冲击波传播试验研究 第 9 期
(c) At 7 m in channel (d) At 9 m in channel
125
100 Exp 1
Group 1 Exp 1 Exp 3
100 Exp 3 Group 1
80
75
Overpressure/kPa 50 Group 2 Group 3 Group 5 Overpressure/kPa 40 Group 2 Group 3 Group 5
60
25
0 20 0
−25 Group 4 −20 Group 4
20 30 40 50 60 70 20 30 40 50 60 70 80
Time/ms Time/ms
(e) At 11 m in channel (f) At 15 m in channel
80
80 Exp 1 Exp 1
Exp 3 Exp 3
Group 1 60
60
Overpressure/kPa 40 Group 2 Overpressure/kPa 40
20
20
0
0
−20
−20
30 40 50 60 70 80 40 50 60 70
Time/ms Time/ms
(g) At 19 m in channel (h) At 23 m in channel
Exp 1
60
Exp 3
Overpressure/kPa 40
20
0
50 55 60 65 70 75 80
Time/ms
(i) At 27 m in channel
图 9 不同装药当量爆炸形成的超压时程曲线
Fig. 9 Time history curves of overpressure formed by explosions of different charge equivalents
批次 2 中部分峰值为负压,工况 Exp 1 爆炸形成的前波面超压峰值低于工况 Exp 3,正超压持续时间更
短,且批次 2 中对应峰值出现时间较晚。在口内 5 m 处,两工况下超压时程曲线批次 1 中出现 4 个峰值,
第 1 峰值降幅较大,持时延长。反射波峰值中的最大压力值达到第 1 峰值的 88.77%(工况 Exp 3)甚至超
过 第 1 峰 值 ( 工 况 Exp 1) , 在 第 1 个 正 超 压 段 后 , 出 现 超 压 波 动 下 降 和 一 次 较 大 超 压 起 伏 。 在 口 内
7 m 处,第 1 个正超压段内的反射波批次增加,正超压持时进一步延长。第 1 个正超压段后连续跟随着
多个批次的反射波峰值。冲击波到达口内 9 m 处时,第 1 峰值相较于口内 7 m 处有所增大,与通道内冲
击波超压峰值随传播距离增大而持续下降的现象相反。第 1 批次反射波造成的超压波动基本消失,前
092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