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爆炸与冲击》2025年第9期
P. 46
第 45 卷 王 振,等: 平整壁面通道内冲击波传播试验研究 第 9 期
速增大,在口内 9 m 后随传播距离的增大而缓慢增大。堵口爆炸工况下不同装药量对超压峰值衰减率的
影响较小,在口内 27 m 处,工况 Exp 1、3 下的衰减率分别为 85.66% 和 85.71%;装药当量相同时,堵口爆
炸(工况 Exp 3)和口内爆炸(工况 Exp 4)的超压峰值衰减率基本相同,高于口外爆炸工况(工况 Exp 2),
在口内 11 m 后尤其显著,口内 27 m 处,工况 Exp 2、4 下衰减率分别为 80.45% 和 85.16%。
取各测点处第 1 个正超压段的持续时间作为各测点处的正超压持续时间(持时),如图 7 所示。在
不同爆炸工况下,正超压持续时间整体随传播距离的增大不断延长;同时,随着爆炸当量的增加和爆炸
位置靠近(进入)通道内,大多数测点处的正超压持续时间有所延长。特别的是,4 个工况下正超压持续
时间在口内 7 m 或 9 m 处缩短一定时长后再延长。结合对超压时程曲线的分析,这一变化与该部分通道
段内前波面后方峰值向前波面靠近并形成更高的第 1 峰值的过程相关。
对各测点处第 1 个正超压段内的超压时程曲线进行积分,得到不同工况下冲击波超压冲量在通道
内地面上的轴向分布,如图 8 所示。在 4 个工况下,冲击波超压冲量在口内 7 m 或 9 m 前随着传播距离
的增大快速上升,在口内 7~11 m 处形成最大冲量,在之后的传播过程中,除个别测点外,超压冲量在有
限范围内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波动变化。工况 Exp 3 下的超压冲量高于工况 Exp 1,即装药位置相同时,
装药当量越大,通道内的超压冲量越大;对比工况 Exp 2~4 下的超压冲量可以发现,相同装药当量下,爆
点位置越靠近或进入通道内,超压冲量越大。
2.2 时程曲线
2.2.1 装药当量对通道内超压时程曲线的影响
对比工况 Exp 1、3 下各测点的超压时程曲线,将通道内 3 m 测点处的超压起跳时刻统一为零时
刻。超压曲线上的波动代表压力变化,主要由波阵面经过引起。借助明显的谷值可划分波阵面,相邻峰
值划分为同一批次。
工况 Exp 1、3 下,在口内 3~27 m 处各个测点的超压时程曲线如图 9 所示。口内 3 m 处,工况 1 下
600
200
Exp 1 Exp 1
500 Exp 3 Exp 3
Group 1 150 Group 3
400
Overpressure/kPa 300 Group 2 Overpressure/kPa 100 Group 2
200
50
100
0
0
Group 1
−100 −50
0 2 4 6 8 10 0 5 10 15 20 25
Time/ms Time/ms
(a) At 3 m in channel (b) At 5 m in channel
200 Exp 1 Exp 1
Exp 3 150 Exp 3
Group 1 Group 3
150
Group 1
Overpressure/kPa 100 Group 2 Group 3 Overpressure/kPa 100 Group 2 Group 4
50
50
0 0
10 20 30 40 10 20 30 40
Time/ms Time/ms
(c) At 7 m in channel (d) At 9 m in channel
092201-5
−25 −20
−2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