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3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5年第6期
P. 133

第 50 卷第 6 期       王英剑等:面向城市地下空间应急救援的灾情信息感知与通信技术及装备                                   1155


                    2)一体化单兵可穿戴式集成装备                             单兵背心的人体工程学三维结构,集成背心、惯
                    在地下空间环境、运动方式、终端规格等条件                        性、视觉及通信等模块,实现单兵可穿戴式装备一
                约束下,以穿戴舒适性和实战便捷性为目标,结合                          体化集成。单兵装备及运动轨迹如图 8 所示。















                                                   图 8 单兵装备及运动轨迹
                                         Fig.  8 Individual Equipment and Movement Trajectory

                1.2.4 多网协同的应急通信技术与装备                                点对点通信利用基于信道几何均值分解的
                    针对地下空间大尺度阴影衰落、长距离信号                         波束赋形算法,通过逆注水原则使信道几何均值
                衰减大等问题,框架中包含了基于自适应频变的                           分解后的各子信道能量趋于一致,并结合基于最
                多天线正交频分复用点对点传输方案。针对单                            大 比 合 并 的 接 收 分 集 、正 交 空 时 编 码 的 发 射 分
                一网络接入易中断问题,构建了自组网/便携基                           集。将多网络的自适应切换问题转换为强化学
                站相结合的多网协同通信体制,并将小型通信终                           习下的序贯决策问题,引入了多步学习、双 DQN
                端 与 便 携 式 基 站 组 合 形 成 应 急 通 信 网 络 系 统           (deep Q-network)技术以及基于时变图的网络路
                装备。                                             由中继切换技术。多网协同通信与路由切换如
                    1)点对点与多网协同的应急通信技术                           图 9 所示。




















                                                  图 9 多网协同通信与路由切换
                                  Fig. 9 Multi-network Collaborative Communication and Routing Switching

                    2)地下空间应急通信网络系统装备                            关系,结合自适应权重信息处理算法进行灾情信
                    地下空间应急通信网络系统装备包含通信                          息的时空融合理解         [24] 。平台利用了多层级架构、
                终 端 与 便 携 式 基 站 ,针 对 地 下 空 间 信 道 状 态 复          统一调度及可视化多源灾情信息,辅助支撑应急
                杂、网络拓扑结构多变的特点,通过搭载的多天                           现场指挥决策。灾情信息可视化及平台如图 11
                                                                所示。
                线分集与波束赋形算法保证点对点通信的质量,
                采用最优路由实时计算和动态中继切换技术实
                                                                2 实施效果
                现多网协同应急通信,装备如图 10 所示。
                1.2.5 多源灾情信息融合与智能服务技术及平台                            2023 年 10 月,在四川省珙县依托专业人员在
                    基于灾情信息感知、社会化及灾情专题库等                         地下模拟灾害现场对灾情信息感知、无人自主作
                多源数据,进一步挖掘了多源灾情信息间的映射                           业、单兵可穿戴式集成、多网协同应急通信、智能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