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0 - 《水产学报》2025年第8期
P. 180
曹磊,等 水产学报, 2025, 49(8): 089416
广泛研究,成为探究其他胞内寄生菌致病机制 节脂质积累以及脂肪细胞的分化和成熟;在巨
的重要模式菌 [1-2] 。在感染过程中,结核分枝杆 噬细胞中,PPARγ 则作为免疫和代谢的枢纽 。
[17]
菌通过激活巨噬细胞表面的 TLR2 受体下调 NF- PPARγ 在小鼠 (Mus musculus) 感染肺炎链球菌
κB 信号通路,从而抑制炎症因子分泌,创造有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期间能够改善小鼠肺
[3]
利于自身生存的胞内环境 。另一方面,巨噬 部炎症反应,从而提高小鼠存活率 [18] 。此外,
细胞通过自噬、凋亡、炎性小体激活、吞噬体 使用 PPARγ 激动剂吡格列酮治疗可以诱导单核
酸化以及抗菌肽产生等多种机制来控制和清除 细胞产生活性氧 (ROS),以对抗金黄色葡萄球
结核分枝杆菌 。与结核分枝杆菌不同,沙门 菌 (S. aureus) 感染 [19] 。然而在巨噬细胞中,维
[4]
氏菌在进入细胞后寄生于特定的含沙门氏菌小 生素 B1 的处理抑制 PPARγ 表达,激活 NF-κB
[20]
泡 (Salmonella-containing vesicle, SCV) 中,这为 通路,增强其抵抗结核分枝杆菌的能力 。另
其生存提供了良好庇护环境。在沙门氏菌的入 一方面,结核分枝杆菌也会调控 PPARγ 表达,
侵和定殖过程中,沙门氏菌诱导的丝状结构 促进宿主脂质的积累并增加 PGE2 表达,为菌
[1]
(Salmonella-induced filaments, SIF) 以及通过多种 体生存创造适宜的环境 。
分泌系统分泌的效应蛋白在抑制宿主免疫反应 本研究将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 T3SS 效应
和重编程宿主代谢活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5] 。 蛋白 EseJ 是杀鱼爱德华氏菌在 J774A.1 巨噬细
为了抵抗沙门氏菌的入侵,宿主细胞则通过调 胞模型中定殖的关键毒力因子。EseJ 通过上调
整自身代谢或免疫途径,抵抗沙门氏菌定殖感 J774A.1 细胞中 PPARγ 的表达,抑制促炎性炎
症反应,减少线粒体活性氧释放,缓解线粒体
染 [6-7] 。
作为一种革兰氏阴性胞内寄生菌,杀鱼爱 损伤,为杀鱼爱德华氏菌在宿主细胞内定殖创
造有利条件。
[8]
德华氏菌 (Edwardsiella piscicida) 感染多种鱼
类,引起爱德华氏菌病,给我国水产养殖业造 1 材料与方法
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9-10] 。该菌通常寄生于巨噬
细胞内,通过 III 型和 VI 型分泌系统 (T3/T6SS)
1.1 菌株与培养条件
分泌毒力效应蛋白在宿主体内定殖存活。目前,
重 组 质 粒 在 大 肠 杆 菌 (Escherichia coli)
已有多种 III 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被鉴定出来,
DH5α λpir、SM10 λpir 和 BTH101 中构建。大肠
如 ETAE_1586、ETAE_1757、EseJ 和 ETAE_0866
杆 菌 DH5α λpir、 SM10 λpir 及 其 衍 生 菌 株 于
等。其中,ETAE_0866 在保守结构域上与沙门
37°C 条件下培养于 LB 培养基或 LB 琼脂培养
氏菌 T3SS 效应蛋白 (SseG 和 SseF) 具有部分同
基中。杀鱼爱德华氏菌及其衍生菌株于 30°C 条
[11]
源性,导致细胞微管不稳定 。ETAE_1586 是
件下培养于胰蛋白胨大豆肉汤或胰蛋白胨大豆
一种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 磷酸化的抑
琼脂中。培养基中添加适量浓度羧苄青霉素
制剂,能够促进杀鱼爱德华氏菌在斑马鱼体内
(100 μg/mL)、多黏菌素 (16.7 μg/mL)、卡那霉素
[12]
的定殖 。ETAE_1757 是一种磷酸苏氨酸裂解
(50 μg/mL)、氯霉素 (25 μg/mL)。本研究中使用
[13]
酶 。与其他效应蛋白不同,EseJ 具有较大的
的菌株和质粒信息见表 1。
分子量 (1 358 aa,146 ku),且在其他细菌中未
发现同源蛋白。已有研究报道,EseJ 通过下调 1.2 细胞培养与转染
Ⅰ型菌毛的表达来降低杀鱼爱德华氏菌对宿主 小 鼠 巨 噬 细 胞 细 胞 系 J774A.1 (TIB-67;
细胞的黏附,从而抑制宿主细胞的凋亡 [14-15] 。 ATCC,美国) 在含有 10% 胎牛血清 (Gibco,美
此外,EseJ 还可抑制宿主细胞溶酶体的成熟, 国) 的 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培养基 (DMEM)
从而促进杀鱼爱德华氏菌定殖 。 [ 生工生物工程 (上海) 股份有限公司 ] 中于 5%
[16]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γ (PPARγ) CO 、37°C 条件下培养。
2
是一种配体依赖性的 PPAR 家族核转录因子。 J774A.1 细胞提前 1 d 接种于 24 孔培养板,
PPARγ 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中,尤其在脂肪细 每孔密度约为 6×10 个细胞。将细菌与 J774A.1
5
胞和巨噬细胞中。在脂肪细胞中其主要负责调 细胞以 10∶1 的感染复数 (MOI) 感染杀鱼爱德
https://www.china-fishery.cn 中国水产学会主办 sponsored by China Society of Fisheries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