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0 - 《水产学报》2025年第8期
P. 170
羊玉梅,等 水产学报, 2025, 49(8): 089615
1.2 养殖实验 重 (g),W 为实验结束时体重 (g);t 为实验天
1
数 (d);W 为实验期间摄入饲料量 (g),W 为软
实验用方斑东风螺购买于海南省文昌市某 t 2
组织重量 (g),W 为肌肉组织重量 (g)。
养殖场,暂养 2 周后随机挑选活力强、健康的 3
方斑东风螺 525 只,将其均匀分布在 15 个长宽 1.5 营养成分
高为 50 cm×42 cm×30 cm 的养殖箱中,每个箱
水分含量测定采用烘箱 65 °C 烘干至恒重。
放 35 只,养殖用水盐度为 29~32,pH 为 8.0~
粗蛋白含量测定采用杜马斯燃烧法;粗脂肪含
8.2,水温为 26~28 °C,溶解氧为 5.0~6.0 mg/L。
量测定采用索式 (无水乙醚) 抽提法;粗灰分含
本实验以体重为 (2.92±0.06) g 的方斑东风螺幼
量采用马弗炉灼烧法 (550 °C) 测定。氨基酸含
螺为研究对象,分别投喂 5 种不同类型饲料,
量的测定采用 (GB/T 14965—1994《食物中氨
每种饲料设 3 个平行。每日 16:00 准时投喂, 基酸的测定方法》)。使用 Biochrom 20 自动氨
各饵料组饱食投喂 (A、B、C 和 D 组饲料投喂
基酸分析仪测定氨基酸;利用氯仿-甲醇 (2∶1,
量约为方斑东风螺体重的 5%,E 组膨化饲料投
体积比) 提取冻干组织中的脂肪酸,用 0.4 mol/L
喂量约为方斑东风螺体重的 3%)。 喂后 2 h 查
KOH 在甲醇中进行酯化反应来制备脂肪酸甲酯,
看摄食情况,并用 200 目筛绢网过滤收集残饵,
KOH 在甲醇中进行酯化,脂肪酸甲基酯通过色
烘干后计算摄食量。收集残饵后换水,换水量
谱法检测,通过峰面积比 (总脂肪酸百分比) 来
为总养殖水体的 1/2。本研究获得了海南大学动
测定脂肪酸含量。
物伦理委员会批准 (HNUAUCC-2023-001009),
1.6 肠道消化酶活性
实验过程中操作人员严格遵守海南大学实验动
物福利伦理委员会相关法规和各项规定,并按 蛋白含量及胃蛋白酶、α-淀粉酶、脂肪酶
照动物伦理委员会制定的规章制度执行。 均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的试剂盒进行
检测。首先将方斑东风螺肠道组织与生理盐水
1.3 样品采集
以 1∶9 (质量体积比) 混合,冰水浴条件下匀浆,
在实验结束前 24 h 停止投喂, 统计死亡数
2 500 r/min,离心 10 min。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
量。将所有实验螺擦干、称重,将称重后的方 作,使用 Themo 酶标仪在对应波长下读取数据。
斑东风螺解剖,称量并记录其软体重和肌肉重,
1.7 数据分析
用于计算生长指标。所有个体的肌肉组织保存
于−20 °C,用于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和脂 实验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 (mean±SD) 表
肪酸含量测定。另外,每个平行实验组随机取 示,采用 SPSS 23.0 和 Excel 软件进行单因素方
3 个个体的肠道组织,保存于−20 °C,用于消化 差分析 (One-Way ANOVA),用 LSD 法进行多
酶活性测定。 重比较,P<0.05 表示为显著性差异。
1.4 生长性能 2 结果
方斑东风螺的存活率、增重率、体重特定
2.1 不同类型饲料对方斑东风螺生长性能的
生长率、饵料系数、软组织比和肌肉组织比计
影响
算公式:
存活率 (SR, %) = N /N × 100% 经 56 d 饲养实验,各投喂组方斑东风螺生
0
t
增重率 (WGR, %) = (W −W ) / W × 100% 长性能显示,在各实验组中增重率具有显著差
1 0 0
体重特定生长率 (SGR, %/d) = (lnW −lnW ) 异,A 组的增重率为 44.16%,显著高于其他各
1
0
/ t × 100% 组;其体重特定生长率也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饵料系数 (FCR) = W / (W −W ) (P<0.05) (表 2)。各组间存活率差异显著,其中
t
1
0
软组织比 (RS, %) = W / W × 100% 高温成型软饲料组为 97.14%,冰鲜巴浪鱼肉组
2
1
肌肉组织比 (RM, %) = W / W × 100% 的存活率最低为 89.52% (P<0.05)。饵料系数方
1
3
式中,N 为实验结束时数量 (只),N 为实验初 面,市售膨化颗粒饵料组最低为 1.56,蒸熟巴
0
t
始时方斑东风螺数量 (只);W 为实验初始时体 浪鱼组饵料系数最高为 3.45。肌肉组织比中高
0
中国水产学会主办 sponsored by China Society of Fisheries https://www.china-fishery.cn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