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8 - 《水产学报》2025年第8期
P. 168

2025, 49(8): 089615                                    JOURNAL OF FISHERIES OF CHINA

              DOI: 10.11964/jfc.20230614056




              不同类型饲料对方斑东风螺生长、体成分及
              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1
                                                                1,2
                               1
                                                                            1
              羊玉梅 ,  孙云超 ,  刘春胜          1,2* ,  杨    毅 ,  於    锋 ,  王爱民 ,       第一作者:羊玉梅,从事动物营养与
                                                     1,2
                                                                                 饲 料 研 究 , E-mail: 1806577266@qq.
              顾志峰    1,2                                                         com

              1. 海南大学海洋生物与水产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2. 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
              院,海南 三亚 572025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类型饲料对方斑东风螺生长性能、体成分及消化酶
              活性的影响,筛选方斑东风螺适宜的饵料类型。

                【方法】本实验以体重为           (2.92±0.06) g  的方斑东风螺幼螺为研究对象,
                                                                                 通信作者:刘春胜,从事贝类养殖技
              开展冰鲜巴浪鱼肉           (A, 对照组)、蒸熟巴浪鱼肉           (B)、高温成型软饲料           术研究,E-mail: lcs5113@163.com

              (C)、低温成型软饲料          (D) 和市售膨化颗粒饲料           (E) 等  5  种不同类型饲      资助项目:国    家  重  点  研  发  计  划
              料长期投喂实验         (8  周),测定了不同饲料组方斑东风螺的生长、肌肉                         (2022YFD2401305);海南省重点研发
                                                                                 计  划  ( Z D  Y  F 2 0 2 3 X  D  N  Y  0 3 2 ,
              营养成分及肠道消化酶活性。                                                      ZDYF2022XDNY246,
                                                                                 ZDYF2024YJGG004-20)
                【结果】投喂      C  组饲料的方斑东风螺成活率最高,为                  97.14%±2.86%,
              其体重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饲料组,但小于对照组;投喂                                C  组的   收稿日期:2023-06-14
                                                                                 修回日期:2023-11-07
              饵料系数为       1.98±0.12,高于   E  组,低于其他各饵料组;氨基酸组成方
                                                                                 文章编号:
              面,各组方斑东风螺肌肉的必需氨基酸含量为                         7.55%~8.58%,其中     C  1000-0615(2025)08-089615-11
                                                                                 中图分类号:S 963
              组和   D  组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脂肪酸组成方面,C22:6n-3(DHA)、                         文献标志码:A
              C20:4n-6(ARA) 和  C18:0  是方斑东风螺的主要脂肪酸种类,除                      E  组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C22:6n-3  外,其他各饵料组上述脂肪酸含量无显著差异;消化酶活性
                                                                                 © 《水产学报》编辑部(CC BY-NC-ND 4.0)
              方面,新型配合饲料组             (C、D  组) 的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对                    Copyright © Editorial Office of Journal of
              照组,但胃蛋白酶活性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和市售膨化颗粒饲料                                   (E)。  Fisheries of China (CC BY-NC-ND 4.0)

                【结论】配合饲料组中投喂高温成型软饲料组的方斑东风螺具有较高
              的存活率和生长性能,且肌肉脂肪酸组成与投喂冰鲜饵料组无明显差
              异,表明该配合饲料适合方斑东风螺养殖。
              关键词: 方斑东风螺;软饲料;生长性能;营养成分;消化酶


                   方斑东风螺      (Babylonia areolata),隶属于软体动物门         (Mollusca) 腹
              足纲   (Gastropoda) 东风螺科 (Babyloniidae) 东风螺属       (Babylonia),主要
              分布于东南亚及我国东南沿海各省 。因具有生长速率快、养殖周期
                                               [1]
              短、产量高、味道鲜美等优点,方斑东风螺已迅速成为广东、海南等
              地的主要海水养殖贝类之一              [2-3] 。在工厂化养殖中,方斑东风螺多以冰
              鲜小杂鱼为饵料。而冰鲜小杂鱼极易携带病原菌,且鱼骨、鱼头等残
              饵难以被方斑东风螺利用,易造成养殖水体污染,严重制约着东风螺
                                                                          [6]
              产业的健康发展         [4-5] 。此外,方斑东风螺是通过吻部啃食饵料 ,当

              中国水产学会主办  sponsored by China Society of Fisheries                          https://www.china-fishery.cn
                                                            1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