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4 - 《水产学报》2025年第7期
P. 164

杨梓静,等                                                                 水产学报, 2025, 49(7): 079513


                                                      表 1    实验处理
                                                Tab. 1    Experimental treatments
                    工况               流场条件              鱼类群体大小/尾             重复次数/次            样本总量/尾
                   treatments     flow field condition  fish school size   number of repeats   sample size
                      1            无障碍流场                    1                  50                 50
                      2            局部障碍流场                   1                  50                 50
                      3            无障碍流场                    10                  5                 50
                      4            局部障碍流场                   10                  5                 50
              深稳定至     19 cm,尾水水深稳定至          20 cm  后开始       式中,u    为流体速度      (m/s);u 、u 分别为      x 、x j
                                                                                              j
                                                                                                       i
                                                                                          i
                                                                                                        3
              放鱼实验。为消除人工转移与环境改变所引起                             方向的时均流速         (m/s);ρ 为水体密度       (kg/m );
                                                                                    2
              的应激反应对鱼类行为的影响,实验鱼在开始                             μ  为 黏 性 系 数    (N∙s/m ); μ 为 涡 黏 性 系 数
                                                                                          t
                                                                    2
                                                                               2
              正式实验前须先放入下游适应区进行                    30 min  的    (N∙s/m );μ =ρC k /ε,C =0.084 5;p  为静水压
                                                                                     μ
                                                                             μ
                                                                         t
              预适应。正式实验开始后,先开启录像系统,                             强  (Pa);k 为湍动能     (J/kg);σ =1.0;ε 为湍动能
                                                                                          k
                                                                             3
                                                                           2
                                                                                         K
              随后打开下游拦网,使鱼进入实验测试区。若                             耗散率    (kg⋅m /s );σ =1.0;G 为紊动能产生项;
                                                                                 ε
                                                                                               3
                                                                                                    3
              实验鱼在      5 min  内上溯通过整个实验测试区并                   C ∗ 1ε  = C 1ε = − η(1−η/η 0 )  ,C ∗ 2ε  = C 2ε +  C µ ρη (1−η/η ) 。 其
                                                                                                    0
                                                                           1+βη
                                                                               3
                                                                                              1+βη
                                                                                                 3
              抵达上游拦网附近,则认为上溯成功,实验结                             中  C 、C 均为经验系数,C =1.42,C =1.92;
                                                                        ε
                                                                                          1ε
                                                                        2
                                                                   1ε
                                                                                                   2ε
              束。若实验鱼持续游动             5 min  仍未抵达上游拦            η 为湍流时间尺度与平均流时间尺度之比,η                      0
              网附近,则认为上溯失败,同样结束实验。每                             为  η 在 均 匀 剪 切 流 中 典 型 值 , η =4.380, β=
                                                                                               0
              组实验结束后,从水槽中移出实验鱼,对其全                             0.012。采用    truVOF  模型求解水气两相的体积
              长、体长、叉长、体重、体宽等形态学指标进                             分数连续方程,追踪实验测试区内水流自由液
              行测量与记录。                                          面的位置     [30] 。用  α 描述流体体积分数,α =0
                                                                                w
                                                                                                        w

              1.4    水力计算                                      表示计算单元内全为气体,α =1               表示计算单元
                                                                                          w
                                                               内全为流体。相关连续性方程:
                   本研究使用       FLOW-3D (v11.0.4) 流体计算
              软件对    2  种实验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采用包括                           ∂α w  +u i  ∂α w  = 0                (5)
                                                                    ∂t    ∂x i
              连续性方程和动量方程在内的水动力学控制方
                                                                                i
              程和标准      RNG k-ε 紊流模型进行计算          [29] 。相关     式中,t 为时间;u 为各方向时均速度分量。
              控制方程:                                                选取实验测试区作为模型计算区域,区域
                   连续方程:                                       进口宽度为      2.00 m,3  处阻流体处断面宽度均
                   ∂ρ  ∂ρu i                                   为  1.20 m。物理建模计算网格采用六面体结构
                     +     = 0                          (1)
                   ∂t  ∂x i                                    化网格进行划分         (网格分辨率为       0.03 m),并对
                   动量方程:                                       3  处阻流体位置进行局部加密             (网格分辨率为       15
                                          [     (        )]    mm)。根据水槽实际情况设置模型边界条件参
                   ∂ρu  ∂  (   )   ∂p   ∂        ∂u i  ∂u j
                      +    ρu i u j =−  +  (µ+µ t )  +         数与初始水位,以在符合实际情况的前提下,
                   ∂t  ∂x i        ∂x i ∂x i     ∂u j  ∂u i
                                                        (2)    实现更快的计算收敛和更小的资源占用。在水
                   k 方程:                                       槽进水口处设置流量边界条件,给定进口流量
                                                                         3
                                     [(     )   ]              q  为  0.11 m /s,垂直于进水口断面的速度设为
                   ∂(ρε)  ∂(ρu i k)  ∂    µ t  ∂k
                        +       =      µ+        +G K −ρε      0.35 m/s。设置水槽出口和顶部自由表面的边界
                    ∂t     ∂x i   ∂x i    σ k ∂x i
                                                        (3)    条件为压力边界条件,水面压力                 p  取  1.013×10 5
                   ε 方程:                                       Pa。统一设置水槽壁面和底部为固体墙壁边界。
                                     [(    )   ]   ∗           初始时间步长及最小时间步长均使用默认值。
                   ∂(ρε) ∂(ρu i ε)  ∂    µ t  ∂ε  C ε
                                                   1ε
                       +        =     µ+        +     G K −        研究在水槽的上游整流区和直线渐变段分
                    ∂t     ∂x i   ∂x i   σ k ∂x i  k
                       ε 2                                     别选择一个断面,将断面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
                  C ρ                                   (4)                                [31]
                    ∗
                    2ε
                       k                                       对比,验证流场模拟的准确性 。为保证两种
              https://www.china-fishery.cn                           中国水产学会主办    sponsored by China Society of Fisheries
                                                            4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