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6 - 《水产学报》2025年第7期
P. 166

杨梓静,等                                                                 水产学报, 2025, 49(7): 079513
                                  60
                            沿 y 轴方向网格划分顺序编号 sequential numbering of grids along  the y-axis direction  50



                                  40
                                  30
                                  20
                                  10
                                   1
                                               40
                                         20
                                                     60
                                                           80
                                                                100
                                                                           140
                                    1
                                                                      120
                                                     沿 x 轴方向网格划分顺序编号             160   180  197
                                             sequential numbering of grids along the x-axis direction
                                                 图 3    实验区域单元格划分图
                                                Fig. 3 Grid division in test area
              引域 。相关研究显示,鲢幼鱼                  3  个域的半径         鱼在不同工况下上溯效率的差异显著性。采用
                   [34]
              范围分别为      0~0.11、0.11~0.15  和  0.15~0.38 m 。    无量纲化的流速、湍动能和集群状态为自变量,
                                                       [35]
              超出吸引域以外区域的邻居鱼无法发挥交互作                             鱼 类 分 布 频 次 为 因 变 量 , 利 用 协 方 差 分 析
              用,不再对焦点鱼产生影响。基于鱼群所有个                             (ANCOVA) 获取各因素对鱼类上溯运动分布规
              体在每一时刻的位置坐标点,按下式计算每尾                             律的影响。利用方差膨胀系数                (VIF) 对各因素
              鱼 作 为 焦 点 鱼 与 其 最 近 邻 居 鱼 的 距 离           D:     间的共线性进行检验。VIF            值接近于     1,表示没
                                                               有多重共线性问题;1<VIF<5
                           √                                                             表示存在轻度多
                            (     ) 2  (    ) 
                                            2
                                             
                  D j = min   x i −x j  + y i −y j    (6)    重共线性;VIF>5       表示存在严重共线性。根据
                                             
                                             
                                                               影响显著性,对各因素与分布频次进行一维或
              式中,x 、x 、和       y 、y 分别为焦点鱼和最近邻                 二维拟合,反映鱼类上溯运动分布受流速、湍
                                   j
                                i
                      i
                         j
              居鱼在同一时刻的横、纵坐标点。根据距离                        D     动、集群三因素及其协同效应的影响。所有数
              判定集群状态。若落在排斥域内,判定为密集                             据均通过     Matlab R2022b  自编译程序进行处理,
              集群;在吸引域内,判定为松散集群;在引导                             使用商业软件        Origin 2021b  完成统计分析与绘
              域内,则判定为适宜集群;若超过                   0.38 m,则       图,输出结果用平均值±标准误              (mean±SE) 表示。
              判定为无集群。以群体组各自作为焦点鱼在实                             各统计方法均采用         P<0.05  表示差异或影响显著。
              验全过程中的集群状态为基础,统计所有单元
              格内各集群状态出现频次并计算均值,绘制实                             2    结果
              验测试区内的集群状态分布热点图,反映群体
              组工况实验鱼的个体交互效应,为后续水力刺                             2.1    流场模拟结果分析
              激与集群行为综合影响的分析提供数据源。                                  通过数值模拟得到实验测试区中流速与湍

                   流速、湍动能与集群对鱼类分布规律的综                          动能的分布情况        (图  4)。在无障碍流场中,流速
              合影响  为消除流速、湍动能与集群状态间                             从上游整流区到曲线渐变段逐渐增加,从直线
              的量纲差异,对各因素以概率积分的方式进行                             渐变段到下游适应区逐渐减小。曲线渐变段、
              无量纲处理,使水力要素、集群状态以及分布
                                                               曲线段和直线渐变段中流速的横断面分布大体
              频次具有可比较性。对模拟所得流场信息按照
                                                               服从“中间高两边低”的规律,流速值在                     0.30~
              在所划分单元格尺度上形成热点分布,并将其
                                                               0.65 m/s 范围内。其中曲线渐变段和曲线段的
              与实验鱼位置分布及鱼类集群状态分布数据放                             凸岸流速较大,为          0.60~0.65 m/s,凹岸流速较
              入统一坐标系,通过对三者进行叠加与多维拟
                                                               小,约为     0.30 m/s。局部障碍流场的流速分布在
              合,分析目标水流条件下流速、湍动能与集群
                                                               整体趋势上与无障碍流场大体一致,区别在于
              状态对鲢幼鱼溯流运动分布规律的综合影响。

                                                               阻流体周围及其下游           1.00~2.00 m  范围内存在流
              1.6    统计分析
                                                               速分布差异。沿水流方向,1               号阻流体处流速
                   本研究采用方差分析            (ANOVA) 检验实验           最高达到     0.86 m/s,2  号阻流体流速最高约为

              https://www.china-fishery.cn                           中国水产学会主办    sponsored by China Society of Fisheries
                                                            6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