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5 - 《水产学报》2025年第7期
P. 145
刘啟庆,等 水产学报, 2025, 49(7): 079511
区域A`area A 实际流速仅相差 0.42 BL/s (0.04 m/s),小于适应
区域B`area B
区域C`area C 流速 (0.5 BL/s),但中国花鲈对流速差异的敏感
区域D`area D
b b b 反应可能导致了其更偏好在测试区域左上角游
100 b cd
ab bcd ab 泳的行为。后续针对中国花鲈游泳行为的研究
a abc ab
ab 中还需分析循环水槽流场分布等差异可能带来
80 ab
a 的影响。
a
时间占比/% time proportion 60 a bc abc ab a 3.4 中国花鲈耐流特性的实践意义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推
40
d cd 动我国深远海养殖领域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20
养殖规模呈现出持续扩大的态势 。研究养殖
[31]
0 鱼种的游泳能力、构建养殖鱼种游泳能力的标
1.0 2.0 3.0 4.0 5.0 6.0
准数据库,将不断地为深远海养殖新型标准体
流速/(BL/s)
flow velocity 系提供帮助;明确养殖鱼种耐流特性、科学选
图 12 不同流速下中国花鲈在不同测试 址对于优化水产养殖空间布局、健康养殖等具
区域的时间占比 有重要意义。若养殖海区的流速与鱼类的游泳
Fig. 12 Proportion of time spent by 能力不匹配,既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也会
L. maculatus in different areas 损害养殖鱼类的福利。如当虹鳟被迫以 U burs t 游
鱼体水动力学特性研究中,随着冲角的增大, 泳 6 min 后,有 40% 的实验鱼会因疲劳而在随
[32]
鱼体的迎流面将遭受更大的压力,这表明鱼类 后的 4 至 8 h 内死亡 。在 Timmerhaus 等 [33] 的
在游泳过程中为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能量消耗, 研究中,虽然流速刺激能够增加大西洋鲑的生
需要相应地调整自身的游泳状态。值得一提的 长速率和肌肉质量,但同样也会造成发炎的肌
纤维数量增加、鳃损伤、表皮变薄和鳍损伤,
是,参加测试的实验鱼数量、实验鱼的性格以
及循环水槽的结构等都会对测试中实验鱼的 因此探究既不损害鱼类福利又能提高鱼类诸如
游泳行为产生影响,如 Currier 等 [28] 在蓝鳃太阳 生长速率等指标的最佳流速尤为重要。当流速
鱼 (Lepomis macrochirus) 和虹鳟的研究中发现, 过高时,鱼类摄取的能量将会更多用于游泳活
[22]
动而非自身生长 。从理论上讲,具备相应的
与独自游泳的实验鱼相比,群体游泳的实验鱼
游泳行为参数,即可以模拟创造出适合任何鱼
常会以相对稳定的结构和模式进行游泳。在
[2]
Xiang 等 [29] 的研究中,被鉴定为勇敢性格的西 类所需的流速条件 ,对养殖鱼类游泳行为的
研究将进一步为智能养殖装备提供技术支撑,
伯利亚鲟 (Acipenser baerii) 在逆流向前游泳状
推动复杂海况条件下鱼类养殖工艺技术创新。
态下保持的时间更长,但在逆流静止和顺流向
同样的,鱼类行为的研究将为网箱中鱼类的游
下游泳状态下保持的时间更短,摆尾频率也更
泳行为监测提供标准,了解鱼类对不同流速的
低。刘谢驿 [30] 在草鱼 (Ctenopharyngodon idella)
耐受程度,以鱼类的耐流特性为判别标准,及
游泳行为的研究中,因边壁影响导致靠近边壁
时作出养殖风险预警,并设计应对策略,以确
处水流速度略有降低,选用不同体积、开放或
保鱼类养殖的安全性与效率。
封闭式的水槽都会对实验鱼的游泳行为造成不
同程度的影响。本研究中,实验鱼更喜欢避开 4 结论
中间水流而在测试区域边缘游泳。在高流速下 (≥
4 BL/s),特别是当流速为 6 BL/s 时,实验鱼偏 本研究中,中国花鲈展现出了较强的有氧
好于集中在测试区域水平方向的左上角游泳, 和无氧游泳能力,这预示着其在深远海养殖方
分析其原因,是由于测试区域水平方向的左上 面拥有巨大的潜力。然而,海水网箱养殖必须
角距离螺旋桨远,致使该区域流速略低。使用 要充分考虑复杂海流、恶劣海况等环境因素的
便携式流速仪对测试区域左上角和左下角在设 影响。根据本研究对中国花鲈临界游泳速度
定流速为 6 BL/s 时进行测量,发现两个位点的 (U )、爆发游泳速度 (U burst ) 以及续航游泳时间
crit
https://www.china-fishery.cn 中国水产学会主办 sponsored by China Society of Fisheries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