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8 - 摩擦学学报2025年第4期
P. 128

616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第 45 卷

                含不同类型镀层MoS 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列                          BFM-MoS @Ni试样在摩擦过程中形成的摩擦系数曲
                                    2
                                                                        2
            于表3中. 由表3可知,由于MoS 的含量相对较低,2种                       线更加平滑. 尤其在6 000 r/min的测试条件下,Cu-BFM-
                                       2
            材料之间的性能相近. 由于MoS @Ni与基体形成界面                        MoS @Cu试样的瞬时摩擦系数发生显著波动,而含
                                       2
                                                                   2
            的性能相比MoS @Cu更强,因此含MoS @Ni材料的                       MoS @Ni材料的摩擦系数曲线则表现出与低转速测
                                               2
                                                                   2
                           2
            硬度(HB:16.2)比含MoS @Cu摩擦材料更高(HB:18.6).               试结果相比较好的一致性.
                                2
            但因为MoS 的添加量有限,硬度差异相对较小. 同样                             马鞍形摩擦曲线出现的原因主要与摩擦过程中
                      2
            因MoS @Cu与基体之间发生反应形成扩散-反应结                          的接合状态相关. 在摩擦试验初期,摩擦副结合导致
                  2
            合,界面处的反应产物降低了界面的性能,导致界面                            的冲击为制动曲线中前峰形成的主要原因. 在摩擦试
            孔隙数量提升,造成了摩擦材料整体开孔隙度的少量                            验中期,稳定边界润滑状态逐渐形成,导致瞬时摩擦
            提高与密度的稍许降低.                                        系数逐渐降低且趋于稳定. 在摩擦末期,由于转动速
                                                               度的降低以及摩擦界面热积累的加剧,润滑油的黏度
                      表 3    摩擦材料的物理和机械性能                      与形成油膜的能力减弱. 此条件下,摩擦材料与摩擦
               Table 3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对偶之间的啮合加剧,导致摩擦系数快速提高,产生
                         Cu-based friction material
                                                               摩擦终止阶段随摩擦速度增加而越来越明显的“翘
                                     3
                  Sample    Density/(g/cm )  Porosity/%  Hardness/HB
                                                               尾”现象   [27-28] . Cu-BFM-MoS @Ni材料试样形成的摩擦
              Cu-BFM-MoS 2 @Cu  4.13      22.33     16.2                              2
              Cu-BFM-MoS 2 @Ni  4.21      21.80     18.6       曲线更为平滑,此现象应与烧结过程中MoS 较少分
                                                                                                      2
                                                               解有关. 摩擦材料表面更高的MoS 含量有助于平稳整
                                                                                            2
            2.3    摩擦材料的摩擦学特性                                  个摩擦过程,降低冲击作用,并缓和摩擦材料和摩擦
                对2种含不同镀层MoS 摩擦材料的湿摩擦学性能                        对偶之间的相互啮合强度,最终致使平稳的摩擦系数
                                   2
            进行了细致的测试,测试过程中形成的典型瞬时摩擦                            曲线的出现.
            系数曲线如图10所示. 由图10可知,摩擦材料的摩擦                             图11所示为含2种不同类型MoS 摩擦材料测试过
                                                                                              2
            曲线总体呈马鞍状,且随着摩擦速度的不断提高,摩                            程中的平均摩擦系数与稳定因数(稳定摩擦系数α =
                                                                                                           st
            擦曲线两侧曲翘愈加明显. 从图10中还可以发现,Cu-                        μ/μ max ). 由图11可知,无论对于哪种材料,随着转速的

               0.20  (a)               Cu-BFM-MoS 2 @Cu           0.20  (b)               Cu-BFM-MoS 2 @Cu
               Instantaneous friction coefficient  0.12           Instantaneous friction coefficient  0.12
                                       Cu-BFM-MoS 2 @Ni
                                                                                          Cu-BFM-MoS 2 @Ni
               0.16
                                                                  0.16

                                                                  0.08
               0.08
               0.04

                                                                  0.00
               0.00
                     0         2          4         6             0.04  0        2        4        6
                                 Friction time/s                  0.20  (d)         Friction time/s
               0.20
               Instantaneous friction coefficient  0.16           Instantaneous friction coefficient  0.16
                                                                                          Cu-BFM-MoS 2 @Cu
                    (c)
                                       Cu-BFM-MoS 2 @Cu
                                                                                          Cu-BFM-MoS 2 @Ni
                                       Cu-BFM-MoS 2 @Ni
                                                                  0.12
               0.12
               0.08
                                                                  0.08
               0.04
               0.00
                                                                  0.00
                    0      2       4      6      8      10        0.04  0    2     4     6     8     10    12
                                  Friction time/s                                   Friction time/s
                       Fig. 10    The instantaneous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Cu-based friction material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a) 3 000 r/min; (b) 4 000 r/min; (c) 5 000 r/min; (d) 6 000 r/min
                  图 10    含2种改性MoS 2 摩擦材料的瞬时摩擦系数:(a) 3 000 r/min;(b) 4 000 r/min;(c) 5 000 r/min;(d) 6 000 r/min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