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摩擦学学报》2020年第6期
P. 12
第 6 期 范祥娟, 等: Ni 3 Al基涂层与不同材料配副时宽温域的摩擦学行为 695
磨损率;而Ni Al/Al O 摩擦副的摩擦系数较低,磨损 作用下Al O 表面形成含有大量NiO、NiCr O 和BaMoO 4
2
3
4
3
3
2
2
率较高(见图1~2). 由图6可知800 ℃时Al O 硬度高达 等润滑相的光滑、连续转移膜[见图10(d~f)],使摩擦发
2
3
1 266.06 MPa,而316L的硬度仅为205.40 MPa. 因此, 生在润滑膜之间,有效降低Ni Al/Al O 摩擦副的摩擦
3
3
2
摩擦过程中Ni Al/Al O 摩擦副的局部接触应力较 系数,涂层主要表现为氧化磨损和磨粒磨损[见图4(e)].
2
3
3
大,产生的摩擦热更高,促进了氧化进程的发生,光滑 由于氧化物釉质层始终处于氧化-磨损-再氧化-再磨
釉质层的氧化物含量明显高于Ni Al/316L摩擦副[见 损的动态过程,因此,Ni Al/Al O 摩擦副具有相对较
3
3
3
2
图8(c~d) ]. 另外,在剪切力作用下摩擦偶件表面均形 高的磨损率. 并且由316L和Al O 的球缺可以看出,316L
3
2
成转移膜,但316L表面形成的有限转移膜黏附性较 的球缺远大于Al O [见图10(a和d)],说明Ni Al/316L
2
3
3
差,其在摩擦过程中发生大量剥落不断犁削涂层[见 摩擦副中材料的损耗主要来自于316L,而Ni Al/Al O 3
3
2
图10(a~c)],使涂层具有较高的摩擦系数,主要表现为 摩擦副中主要来自于涂层,同样可以说明后者的涂层
[10]
氧化磨损和黏着磨损[见图3(e)];而在较高的接触应力 磨损率大于前者 .
(a) (b) (c) 2 400
2 000 NiO NiCr 2 O 4
Intensity/a.u. 1600 Cr 2 O 3 BaMoO 4
1200
800 Fe 3 O 4 NiO NiO
NiO AgO
AgO
400
200 400 600 800 1 000 1 200
1 mm 100 μm Raman shift/cm −1
(d) (e) (f) 7 000
6 000 NiCr 2 O 4
Intensity/a.u. 5 000 BaMoO 4 NiO BaMoO 4
Cr 2 O 3
NiO
4 000
AgO
3 000 Cr 2 O 3
2 000
200 400 600 800 1 000 1 200
1 mm 100 μm −1
Raman shift/cm
Fig. 10 The wear morphology,local magnification and Raman spectra of counterpart
balls at 800 ℃:(a~c) Ni 3 Al/316L;(d~f) Ni 3 Al/Al 2 O 3
图 10 800 ℃时磨斑形貌、局部放大和拉曼谱图:(a~c) Ni 3 Al/316L;(d~f) Ni 3 Al/Al 2 O 3
4 结论 摩擦热有助于磨屑的贮存,使其具有较低的磨损率.
c. 在200~600 ℃,高硬度的Al O 对涂层的犁削作
2
3
a. 在25~800 ℃,随温度升高两种摩擦副的摩擦系
用更强,导致较高的摩擦系数;在热应力作用下涂层
数和磨损率均先降低再增加而后下降,且Ni Al/Al O 3 均发生疲劳剥层,但与Al O 对摩时涂层同时发生严
2
3
摩擦副具有更优的摩擦学性能. 涂层宽温域内良好的 2 3
重的塑性变形,有效抑制涂层的剥落,使其具有较低
摩擦学性能归因于软金属Ag的低剪切、BaF /CaF 脆-
2 2 的磨损率.
塑性转变及高温摩擦诱导钼酸盐和铬酸盐等产物的 d. 在800 ℃,Ni Al/Al O 摩擦副的摩擦磨损发生
3
2
3
协同润滑效应. 在连续的润滑膜与转移膜之间,而316L表面形成的转
b. 在25 ℃,Fe和Ni亲和性较高,Ni Al/316L摩擦 移膜连续性较差且剥层严重,使Ni Al/316L摩擦副具
3
3
副主要发生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Ni Al/Al O 摩擦副 有较高的摩擦系数;但润滑膜的形成为氧化-磨损-再
3 2 3
在高的局部接触应力下发生脆性剥层和磨粒磨损,导 氧化-再磨损的动态过程,因此,Ni Al/Al O 摩擦副具
3
2
3
致其摩擦系数比前者更高. Ni Al/Al O 摩擦副较高的 有较高的磨损率.
3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