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 - 《摩擦学学报》2020年第6期
P. 7

690                                     摩   擦   学   学   报                                 第 40 卷

              −5   3             −4   3
            10  mm /(N·m)、1.97×10  mm /(N·m).                  减弱[见图3(a~c)];在600 ℃,磨损表面发生严重的黏
            2.2    涂层磨损形貌                                      着磨损和塑性变形,表面存在大量鱼鳞状的黏着痕
                图3为不同温度下涂层与316L对摩时磨损表面形                        迹,局部区域发生严重的剥落[见图3(d)];在800 ℃,磨
            貌. 在25~400 ℃,磨损表面粗糙,分布大量犁沟和片                       损表面形成较连续的光滑平面,局部区域出现轻微的
            状磨屑,随温度升高磨损表面黏着迹象及犁沟均明显                            剥落[见图3(e)].


              (a)                             (b)                             (c)
                                A


                   Furrows
                            Adhesive                                                    A
                 B

                                                                                  Peeling
                                   100 μm                           100 μm                          100 μm

                              (d)                             (e)












                                                   100 μm                           100 μm

            Fig. 3  SEM micrographs of worn surfaces of the coating coupled with 316L:(a) 25 ℃;(b) 200 ℃;(c) 400 ℃;(d) 600 ℃;(e) 800 ℃
               图 3  涂层与316L在不同温度下对摩时磨损表面形貌的SEM照片:(a) 25 ℃;(b) 200 ℃;(c) 400 ℃;(d) 600 ℃;(e) 800 ℃

                图4为不同温度下涂层与Al O 对摩时磨损表面                        量研究表明,具有低剪切强度的软金属Ag在温度与剪
                                         2
                                           3
            形貌. 在25~400 ℃,磨损表面存在大量剥落坑和粗糙                       切力共同作用下不断扩散至磨损表面并发生塑性变
                                                                                        [18]
            犁沟,并且随温度升高片状剥落现象减弱[见图4(a~c) ];                     形,从而提供良好的润滑性能 . 因此,随温度升高两
            在600 ℃,磨损表面发生塑性变形并形成严重剥落[见                         种摩擦副中涂层的摩擦磨损明显减弱,摩擦系数和磨
            图4(d)];在800 ℃,磨损表面形成一层连续且光滑的氧                      损率不断降低[见图1~2、图3(a~c)和图4(a~c)].

            化物釉质层[见图4(e)].                                         经EDS分析得出25 ℃时Ni Al/316L摩擦副中磨
                                                                                          3
                                                               损表面分布约5.23%的Fe元素,说明涂层发生了黏着
            3    分析与讨论
                                                               现象. 这是由于316L中的Fe元素与涂层中的Ni元素金
            3.1    中低温段(25~400 ℃)温度和摩擦偶件材料对                    属性能较接近并彼此互溶 ,因此较软的316L (由表2
                                                                                     [19]
                                                                                                          [11]
            涂层摩擦学行为的影响                                         可知316L的硬度为HV326.69,涂层的硬度HV400  )
                由涂层分别与316L和Al O 对摩时摩擦系数和磨                      易发生剪切破坏,导致部分转移材料黏附于涂层表面
                                     2
                                       3
            损率的变化曲线(见图1~2)看出,温度和摩擦偶件材料                         [见图3(a)中A和图5(a)中A)]. 在剪切力作用下磨屑不
            对涂层的摩擦学性能影响显著. 在25~400 ℃,两种摩                       断犁削涂层形成大量犁沟[见图3(a)中B],产生以Ni和
            擦副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对                           Fe为主要成分的具有黏着特性的磨屑[见图5(b)中A和
            两种摩擦副的磨损表面进行EDS成分分析可知,Ni Al/                       表3]. 涂层主要表现为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使涂层
                                                       3
            316L摩擦副的Ag质量百分数由5.4%递增至10.5%,Ni Al/                具有较高的摩擦系数(见图1). 25 ℃时Ni Al/Al O 摩
                                                       3                                           3    2  3
            Al O 摩擦副的Ag质量百分数由4.1%递增至11.7%. 大                   擦副的磨损表面及其高倍形貌中观察到大量片状剥
              2
                 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