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9 - 《高原气象》2023年第1期
P. 249

1 期                       张玉洁等:青岛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潜在来源分析                                         245
               不容缓。由于大气结构的不稳定, 导致不同地区的                           2  数据来源
               大气污染不仅与本地的污染排放有关, 还与邻近区
                                                                     本文所用 PM 、 SO 、 NO 等逐小时质量浓度
               域的污染源和远距离污染传输的影响密不可分(刘                                            2. 5  2     2
                                                                 资料来自青岛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2017 年 1 月至
               世玺等, 2010)。区域内的大气颗粒物在大尺度大
                                                                 2020 年 12 月的 13 个环境监测站[图 1, 该图及文中
               气环流的作用下聚集或扩散, 通过气流远、 近距离
                                                                 涉及的地图均基于中国气象局向国家测绘地理信
               跨区域的方式进行输送(羌宁, 2003)。研究大气颗
               粒物浓度受区域污染物传输的影响可以从目标地                             息局购买的审图号为 GS(2017)3320 号的标准地图
                                                                 制作, 底图无修改]的自动监测数据, 观测数据经
               区的输送途径入手, 而围绕大气环流、 气象场等技
                                                                 过了限制检查、 内部和时间一致性检验等质量控
               术来研究目标地区污染物的输送路径无法将气流
                                                                 制。PM 质量浓度年、 季、 月、 日均值均由观测的
               的完整轨迹展现出来, 因此, 利用 HYSPLIT轨迹传                             2. 5
                                                                 小时平均值计算所得。同期的气温、 气压、 风速、
               输模型模拟目标地区的气流流向来探讨区域间大
               气颗粒物的传输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对湿度、 探空等资料来自青岛市气象局的观测数
                                                                 据。HYSPLIT 后向气流轨迹资料来源于美国国家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对 PM 的输
                                                       2. 5
               送 来 源 进 行 了 重 点 研 究 。 Han  et  al(2011)运 用        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SCF 计算并分析了重污染期间韩国春川的颗粒物                          Prediction, NCEP)提供的同时段全球资料同化系统
               抵达该地的后向轨迹分布, 发现了中国北部跨境输                           的数据, 气象要素场包括水平和垂直风速、 温度、 气
               送的颗粒物对春川当地的空气质量产生了一定的                             压、 相对湿度、 降水等, 空间分辨率为0. 5°×0. 5°。
               影响。孔珊珊等(2017)利用 PSCF 和 CWT 方法研                    3  研究方法
               究了北京市 PM 的传输路径和潜在来源, 结果表
                             2. 5
               明内蒙古西部地区及河北、 山东、 河南交界地是北                          3. 1 轨迹模型及聚类分析
               京 PM 污染的主要潜在源区。周沙等(2017)利用                            利用 HYSPLIT 模型和 TrajStat软件对青岛市大
                    2. 5
               潜在源贡献因子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研究了上                             气 颗 粒 物 的 传 输 路 径 及 潜 在 来 源 进 行 研 究 。
               海市细颗粒物的潜在来源, 发现安徽、 江苏和山东                          HYSPLIT 是由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 (Na‐
               是 上 海 细 颗 粒 物 污 染 的 主 要 源 区 。 徐 伟 嘉 等             tional Oceanic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
              (2014)、 肖致美等(2014)和杨小菊等(2021)也对京                   的空气资源实验室和澳大利亚气象局联合研发的
               津、 珠三角、 华南、 西北等地区的 PM 和气态污染                       一种用于计算和分析大气污染物输送、 扩散轨迹的
                                                2. 5
               物污染特征及传输来源进行了研究。大气颗粒物                             专 业 模 型(Draxler  and  Hess,  1998;  Stein  et  al,
               的外来源贡献特征对城市大气污染的时空变化有                             2015), 被广泛用于多种污染物在各地区的传输路
               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因此, 开展大气颗粒物传输                          径与来源分析(王郭臣等, 2016; 石春娥等, 2008)。
               路径和污染物来源的追踪, 明确不同区域对污染贡                           后向轨迹聚类是通过将大量气团轨迹不同的移动
               献的影响, 不仅可以为当地的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科                           速度、 空间类似度和方向分组聚类, 得到受点主导
               学依据, 还对区域间的大气污染协同防治起到积极                           方向上的气团移动路径、 来向及速度。分组聚类原
               的推动作用。青岛地处山东半岛南部, 是我国沿海                           则(Dorling et al, 1992)是使组内各轨迹之间的移动
               重要中心城市, 地理位置优越, 承接多个国家战略                          速度和差异最小, 同时组间的差异最大。聚类数目
               且国家政策区密集, 做好该城市的大气污染的治                            采用总空间方差法。王亚强团队利用 HYSPLIT 模
               理, 对于青岛市经济的发展以及助力青岛争取国家                           型的轨迹计算模块, 开发了结合气团轨迹和站点观
               中心城市至关重要。目前相关学者对青岛地区大                             测数据来分析污染物的传输路径和潜在源区的 Tra‐
               气污染的研究较少, 尤其对大气污染物的输送路径                           jStat 开源软件, 实现了后向轨迹聚类、 PSCF 和
               及潜在源区的研究更是少见报道。本文利用青岛                             CWT的联合应用。
               市 2017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的大气颗粒物浓度资                    本文以青岛市南区(36. 075°N, 120. 413°E)为
               料和 GDAS 数据, 研究了青岛市大气颗粒物的污染                        模拟受点, 选取 2017 年 1 月 1 日 00:00(北京时, 下
               特征, 并基于 HYSPLIT 模型和 PSCF、 CWT 对青岛                 同)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 23:00 为模拟时段, 模拟周
               市大气颗粒物的输送路径及潜在源区进行了研究,                            期为 1 h, 后向轨迹运行时间尺度为 72 h。模拟高
               研究结果可以为青岛市大气颗粒物的污染控制和                             度选取边界层中部 500 m, 该高度既可反映气流的
               制定区域联防联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区域性流动特性, 还可以减小近地面摩擦力的影响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