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6 - 《真空与低温》2025年第4期
P. 76

冯泽域等:非均匀温度空间中光束内温度预测方法及优化                                        491


              点”,定义上预测点到中轴距离、下预测点到中轴                            上下舱交界面区域及冷氮气出入口进行网格加密。
              距离、上下预测点平面间距。温度监测点俯视图                             划分的网格数为         320 万。
              如图   2 所示。

                                  低温氮气                                                           上舱



                                 红外目标模拟器        上预测点                                            冷氮气出口
                                      上预测点距中轴距离
                室                     光                              下舱
                温                     束     上下预测点
                环               响应点          平面间距
                境     内部对流

                              下预测点距中轴距离

                                          下预测点      氮气出口
                    红外窗口
                                红外成像探测装置
                                                                                                  冷氮气入口
                          图  1 舱体及温度测点示意图
                     Fig. 1 Diagram of the cabin and temperature             图  3 舱体三维模型示意图
                              measurement points                       Fig. 3 Diagram of the 3D model of the cabin


                       上测点到中轴距离                                 1.2 数学模型建立
                                                                     在流动过程中忽略黏滞耗散的影响。控制流
                                                                体流动和传热过程基本方程如式(1)~(5)所示。

                                                                               ∂v x  ∂v y  ∂v z
                             下预测点                                                 +     +    = 0         (1)
                                                                                ∂x   ∂y   ∂z
                                   响                                             ∂p   ∂τ xx  ∂τ xy  ∂τ xz
                                   应                                 div(ρv x V) = −  +   +     +        (2)
                                   点                                             ∂x    ∂x    ∂y    ∂z
                                                                                 ∂p   ∂τ xy  ∂τ yy  ∂τ yz
                                                                     div(ρv y V) = −  +   +     +        (3)
                                                                                 ∂y    ∂x    ∂y    ∂z
                              下测点到                                             ∂p   ∂τ xz  ∂τ yz  ∂τ zz  (4)
                              中轴距离                                 div(ρv z V) = −  ∂z  +  ∂x  +  ∂y  +  ∂z  +ρg
                                                                                         (       )
                                       上预测点                                                λ
                                                                             div(ρVT) = div  gradT       (5)
                                                                                           c p
                            图  2 温度监测点俯视图
                                                                式中:   τ为各个方向上的剪切力;           λ为有效热导率;        c p
                   Fig. 2 Top view of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point
                                                                为比热容;g 为重力加速度,其方向竖直向下。
                  建立舱体三维模型如图            3 所示,模型由冷氮气                  本文利用     ANSYS  平台下的      Fluent 2022R1 进
              入口、上舱、下舱及冷氮气出口构成。其中上舱顶                            行稳态仿真计算。取舱体上部直径                   2 m  为特征长
              面直径为     2 500 mm,下舱底面直径为         650 mm,上下       度,通过计算确定仿真工况的雷诺数为                      5×10 ~
                                                                                                            3
              舱连接处直径为         350 mm。冷氮气入口为顶部凸                  5×10 ,因此流动状态为湍流,采用             transition SST-k-ω
                                                                    4
              起部分的外侧面,凸起部分直径为                 2 000 mm,高为       模型作为湍流计算模型。
              50 mm。冷氮气出口位于下舱中部,由三个管径为                                    ∂          ∂  (  ∂k  )
                                                                            (ρku i ) =  Γ k   +G k −Y k  (6)
              50 mm  的排风管路组成。                                            ∂x i       ∂x j  ∂x j
                  使用   ANSYS Meshing 进行网格划分,由于流                      ∂          ∂  (  ∂ω  )
                                                                       (ρωu i ) =   Γ ω   +G ω −Y ω + D ω  (7)
              场空间域几何特性较为复杂,因此划分网格时以非                                ∂x i        ∂x j  ∂x j
              均匀网格为主。对于温度波动较大且流道狭窄的                             式中:   k为湍动能;ω      为比耗散率;      Γ k和 Γ ω分别为 k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