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0 - 《渔业研究》2025年第5期
P. 140

渔业研究 2025,47(5) :681 − 694                                           http://www.hyyysci.com
                Journal of Fisheries Research                                     DOI:10.14012/j.jfr.2025051

                魏 华,赵清如,谭雅冰,等. 基于超分支滚环扩增技术对中华绒螯蟹“牛奶病”病原二尖梅奇酵母的高灵敏检测[J]. 渔业研究,2025,
                47(5) :681 − 694.
                Wei H,Zhao Q R,Tan Y B,et al. Detection of Metschnikowia bicuspidate based on hyper-branched 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 in the mitten
                crab (Eriocheir sinensis)[J]. Journal of Fisheries Research,2025,47(5) :681 − 694.

                           基于超分支滚环扩增技术对中华绒螯蟹

                        “牛奶病”病原二尖梅奇酵母的高灵敏检测



                            魏    华 ,赵清如 ,谭雅冰 ,李金玲 ,孙    昕 ,
                                                                                        1,2
                                    1,2
                                                              1,2
                                                                           1,2
                                                 1,2
                                   赵莹莹 ,李应东 ,孙    娜 ,李晓东                          1,2,3*
                                                        1,2
                                           1,2
                                                                     2,3
                     (1.   沈阳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东北畜禽疫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 沈阳 110866;
                       2.   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农业农村部中华绒螯蟹育种与繁养重点实验室,辽宁 盘锦 124000;
                                          3.   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辽宁 盘锦 124000)
                  摘要:【背景】二尖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bicuspidate)是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牛奶病”的病原之一,严重阻碍着中华绒螯蟹养殖业的发展。目前尚无有效治疗“牛奶病”
                  的药物,快速、高效、准确的病原诊断是其防控的关键。相比传统的病原分离培养技术,聚
                  合酶链式反应(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已能够实现二尖梅奇酵母的安全快速检测,但仍需
                  要复杂的变温设备,难以进行池边检测。【目的】建立一种基于超分支滚环扩增(HRCA)
                  技术检测二尖梅奇酵母的新方法,为池边检测酵母菌病原提供新思路。【方法】本研究基于
                  二尖梅奇酵母        26S rRNA  基因(U44822)序列,设计出特异性高的锁式探针(PLP)和引
                  物,建立      HRCA  技术,并对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和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
                  【结果】HRCA       最佳反应体系为        PLP  浓度  1 μmol/L、扩增时间      20 min、扩增温度      63 ℃、Bst
                  DNA  聚合酶浓度       2 U/mL。该方法对标准品的检测范围为                 0.50~1 000 fmol/L,具有较高的种
                  属间特异性,可以实现单碱基错配识别,且重复性与稳定性良好。在实际样本检测中,该方
                  法对中华绒螯蟹二尖梅奇酵母肝胰腺                    DNA  的检测灵敏度为        4.13×10  pg/μL,对随机抽取的
                                                                                 1
                  中华绒螯蟹二尖梅奇酵母检出率为                  56.25%,与实时荧光定量          PCR(qPCR)方法检测结果一
                  致。【结论】本文建立的             HRCA  技术可以在恒温条件下高效、快速、灵敏、特异地检测出中
                  华绒螯蟹“牛奶病”病原二尖梅奇酵母,适用于池边检测。本研究结果不仅为酵母菌病原的
                  检测提供一种新手段,也为该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新的技术支撑,在水产病原诊断领域
                  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超分支滚环扩增(HRCA)技术;二尖梅奇酵母;中华绒螯蟹;牛奶病
                  中图分类号:S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 − 9848 (2025) 05 − 0681 − 14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又称河蟹,             中华绒螯蟹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多种病害发
              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鲜美的口感,深受全国人民                           生,其中“牛奶病”是近年来引起中华绒螯蟹经济
                                                                             [2]
              的喜爱,是中国重要的养殖经济甲壳类动物之一 。                          损失的疾病之一 。自           2019  年以来,多个中华绒
                                                        [1]

                   收稿日期:2025-04-25    修回日期:2025-06-3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D2401802) ;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48) ;辽宁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2023JH2/101300129)
                   第一作者:魏 华,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水产动物病害防控。E-mail: hwei@syau.edu.cn
                   通信作者:李晓东,男,教授,研究方向为水产动物育种与健康养殖技术。E-mail: lxd001@ceraap.com
              ©《渔业研究》编辑部。本文为使用        CC BY-NC-ND 4.0 许可协议的开放获取作品。
              © Editorial Office of Journal of Fisheries Research.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under the CC BY-NC-ND 4.0 license.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