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6 - 《渔业研究》2025年第3期
P. 76
第 3 期 韩长江等: 基于氮磷负荷的海水池塘虾蟹养殖容量估算 333
及投放方式是减少尾水中总氮和总磷的重要举措。 海马齿作为一种多年生草本盐生植物,根系发达且
根据《关于印发<2024 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 生命力顽强,耐干旱,对盐度、温度、pH、营养
广“五大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全国水产技术 盐和光照等环境因子的适应范围较广。2021 年—
推广总站关于做好 2024 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 2022 年,养殖水体海马齿(Sesuvium portulacastrum)
推广“五大行动”实施工作的通知》要求,有关政 生态修复技术被确定为福建省渔业主推技术之一。
府单位如农业农村部主管部门可通过举办技术培 福建地区通过推广种植大量水生植物如海马齿,配
训、现场观摩、科普宣传等活动,积极营造水产养 套建设生态浮床 [24] ,提高对磷的滞留能力,改善
殖投喂幼杂鱼“不该用、不必用、不能用”的舆论 引水水质。尤其是在上游地区,亟需通过多维度综
氛围,转变相关养殖主体的传统养殖观念和习惯, 合治理手段强化水体生态保护,包括通过优化流域
提高梭子蟹配合饲料代替幼杂鱼的比例;强化投入 生态系统结构,显著提高水体对磷元素的滞留能
品管理,持续开展水产养殖精准减量用药行动,加 力,从而降低富营养化风险,改善引水水质;应着
重加强养殖尾水的深度处理与达标排放管理,确保
强水产养殖用投入品使用白名单制度宣传,积极为
尾水经严格净化后再排放,避免对受纳水体造成二
水产养殖者在规范使用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
次污染;需系统性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推广精准施
方面提供服务,增强规范用药意识,科学用药,从
肥与生态拦截技术,减少氮磷流失;规范生活污水
源头上落实用药减量工作,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排放体系,完善管网建设与污水处理设施布局,杜
促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
绝污水直排现象等。一般情况下,建议浮床面积与
3.3.2 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
养殖水域面积比在 1∶10~1∶5 之间,具体的比例
针对颗粒态氮磷污染问题,可探索多营养层次
可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养殖规模、水质状况进行确定
养殖方式,采用贝类、多毛类等进行生物处理,以
和动态调整。对于浮床材料,可就地取材,只要是
提升水体自净能力。传统单养池塘生态结构较为单
经济、环保型的材料皆适用,但要求浮床载体承重
一,生物组成以虾蟹类养殖对象为主,养殖系统自
达 60 kg/m 。同时,清塘污泥和养殖废弃物不得随
2
我净化能力较弱,主要依赖水体交换来排出养殖废
意丢弃,需集中处置或资源化利用。
物并维持水环境的稳定。奉杰等 [23] 构建了硬壳蛤
(Mercenaria mercenaria) 、三疣梭子蟹与南美白 4 结论
对虾混养池塘的生态系统食物网能流模式,有效地
本研究基于总磷负荷、总氮负荷及养殖尾水排
促进了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提升了池塘生态
放标准估算海水池塘轮养南美白对虾和三疣梭子蟹
系统的食物资源利用率,改善了水质,并增加了养
的年养殖容量及单位面积养殖容量。通过对比基于
殖产量。通过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可以实现养殖
总磷和总氮负荷估算的结果,以最小值确定福州市
废物的资源化利用,避免或减少养殖废物的持续积 连江县大官坂工业与城镇用海区限养区(官坂镇
累,同时发挥生物防控的作用,降低病害发生的风 辖区)内的最大养殖容量和单位面积养殖容量。
险,从而提高养殖效益。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可 结果显示,第一养殖阶段(3 月—6 月)南美白对
根据虾类、蟹类和贝类在不同水层的栖息特点,结 虾的最大养殖容量为 415 t,单位面积养殖容量为
合其食性特征和养殖季节,最大化利用池塘空间, 0.93 t/hm²;第二养殖阶段(6 月—次年 2 月)三疣
积极探索池塘和围网的多营养层次生态健康养殖技 梭子蟹的最大养殖容量为 356 t,单位面积养殖容
术,如日本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泥蚶 量为 0.79 t/hm²。基于总磷负荷估算的养殖容量高
(Tegillarca granosa)−三疣梭子蟹−牡蛎;南美白 于基于总氮负荷的估算结果,但整体养殖容量较
对虾−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梭子蟹−牡 低。建议通过加强培训和宣传,提高配合饲料的使
蛎等,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减少渔药使用,发展绿 用比例,探索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以及配套
色养殖方式,减轻水环境压力,推动渔业绿色高质 建设生态浮床等措施,提升区域养殖容量,助力水
量发展。 产养殖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
从溶解态氮磷的角度出发,利用植物类进行水
质净化是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养殖水域和滞洪区水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面因地制宜地配套建设生态浮床,净化水质,减少 [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全国水
水产养殖尾水排放对罗源湾的生态环境影响。例如 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 2024 中国渔业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