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2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5年第10期
P. 102
第 50 卷第 10 期 张 唯等:降水融合数据特征驱动下基于 GAN 的遥感降水产品空间超分辨率重建 2037
降水和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随位置变化而变化,
将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
gression, GWR)应 用 于 小 尺 度 卫 星 降 水 数 据 。
结果表明,GWR 提高了降水量空间估计的准确
性。文献[18]基于数字高程模型和归一化植被指
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
分别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
型,将 GPM 年、月降水数据的空间分辨率提高至
1 km。随着机器学习的快速发展,随机森林(ran‑
dom forest,RF)、支持向量机等机器学习回归模型
在降尺度方面也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文献[19]利
图 1 研究区概况
用 RF 回归模型分别对 IMERG 和 TRMM 年降水
Fig. 1 Overview of the Study Area
数据进行降尺度,分析得到 RF 在 IMERG 降水降
尺度方面效果更好。近年来,有学者研究发现降 1.2 实验数据
尺度技术和图像超分辨率存在相似之处 [20] 。文 1)站点数据。本文采用的气象站点观测数
献[21]构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将 ERA5 再分析 据来自中国气象数据网提供的全国地面气候数
降水数据的空间分辨率提高至 0.033 3°。随着计 据日值数据集 V3.0(数据集代码为 SURF_CLI_
CHN_MUL_DAY)。此数据集在中国大陆区域
算机性能的大幅提高,基于深度学习的超分辨率
内共有 699 个观测站点,密集程度从东南向西北
重建方法在高分辨率降水推算方面显示出较好
的应用前景 [22] 。 递减,分布如图 1 所示。本文对该数据集的两个
全国智能网格实况分析产品中的降水融合产 12 h 观测结果(20 时至 8 时、8 时至 20 时)进行合
成以提供 8 时至 8 时的逐日气象站点观测数据,
品(Chinas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CMA)
multi-source precipitation analysis,CMPA) 于 用于评价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GAN)超分辨率重建后降水数据的数值
2017 年进行发布推广 [23] ,空间分辨率高达 5 km,
统计精度。
数据质量较好。本文以中国大陆地区为研究区
域,借助 CMPA 数据构建两倍的超分辨率重建模 2)全国智能网格实况分析产品。全国智能
网格实况融合分析产品能够提供空间分辨率为
型,对 IMERG 日降水数据和第五代欧洲中期数
5 km 的产品,整点 15 min 内发布风速、降水等产
值预报中心大气再分析数据集(The fifth genera‑
品,主要用于为全国智能网格预报业务提供预报
tion ECMWF atmospheric reanalysis,ERA5)日降
检验和滚动订正 [23] 。本文采用的 CMPA 是在原
水再分析资料进行降尺度,将它们的空间分辨率
有 的 亚 洲 区 域 CMA 陆 面 数 据 同 化 业 务 系 统
分别提升至 0.05°和 0.125°,对比分析各模型结果
(CMA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CLDAS)、中
的 优 劣 ,提 供 实 用 性 更 强 的 降 水 空 间 降 尺 度
方法。 国 区 域 融 合 降 水 分 析 系 统 (CMA multi-source
precipitation analysis system,CMPAS)等 成 熟 业
1 研究区域和数据 务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多源数据融合方法制作而
成的空间分辨率为 5 km 的降水产品。CMPA 降
1.1 研究区域 水数据的空间覆盖范围为整个中国区域。本文
中国大陆地区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侧, 选取 2018—2019 年的 24 h CMPA 降水数据作为
如图 1 所示。中国大陆地貌多以山地、丘陵以及 超分辨率重建模型的高分辨率端。
高原为主,盆地和平原占地面积较少,西部地势 3)GPM 卫星降水数据。GPM 作为 TRMM
高 ,东 部 地 势 低 ,自 西 向 东 呈 三 级 阶 梯 状 分 布 。 的后续卫星降水观测计划,自 2014 年起可以提供
受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河流湖泊散状分布、幅员 时间分辨率为 30 min 的降水产品,其空间分辨率
广阔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大陆的气候复杂多样, 高 达 0.1°,覆 盖 范 围 增 至 南 北 极 圈 [24] 。 相 较 于
从南到北跨 5 个温度带。由于中国西北部地区距 TRMM,GPM 的轨道倾角增大,能够获得覆盖面
海遥远,全年降水量较少,整体降水量呈现从东 更广的降水数据,并且提高了 GPM 在微量降水
南部向西北部递减的趋势。 和固态降水的观测上的敏感性,能够获取更加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