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6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5年第6期
P. 216

1238                            武 汉 大 学 学 报  (信 息 科 学 版)                        2025 年 6 月



















                                                       图 2 离心模型设计
                                                  Fig. 2 Centrifugal Model Design

                2 堆积体斜坡离心模拟的变形演化                                 图 3 可以看出,超固结比在 50g~55g 产生明显的
                     特征分析                                        突变,因此以 50g 为分界线进行阶段划分。
                                                                     结合上述点位 10 的总位移量与加速度的关
                2.1 基于位移-加速度曲线的离心模拟阶段划分                          系曲线、总位移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沉降过程
                     位移和加速度关系是离心模拟中分析和理                          线 以 及 超 固 结 比 ,将 推 移 式 堆 积 体 斜 坡 变 形 阶
                解滑坡变形和破坏行为的先决条件                  [26] 。本文分       段分为三大阶段六小阶段。三大阶段分别为将
                析 11 个监测点的位移-加速度曲线后发现各曲线                         斜 坡 前 期 稳 定 阶 段 称 为 斜 坡 固 结 沉 降 阶 段 Ⅰ
                趋势相近,其中 2、4、7、10 点位的曲线形变量较                      [0,10g)、将滑坡破坏前的位移变化被称为由固
                大。考虑到点位 10 位于坡顶和陡缓交接处,位置                         结沉降引起的应力重分布阶段Ⅱ[10g,50g)、将
                较为特别,因此在离心模型试验中,选取该点进                            滑坡的破坏或破坏后位移变化被称为斜坡破坏
                行分析。利用位移传感器、高速照相及图像数字                            阶段Ⅲ[50g,80g];六小阶段分别为Ⅰ 1 稳定阶段
                化处理等手段获得点位 10 的总位移量与加速度                         [0,4g)、Ⅰ 2 沉降阶段[4g,10g)、Ⅱ匀速变形阶段
                关系曲线,如图 3(a)所示。                                 [10g,50g)、Ⅲ 1 加速破坏阶段[50g,55g)、Ⅲ 2 匀速
                     文献[27]认为,用离心加速度的增加过程来                       破 坏 阶 段[55g,77g)、Ⅲ 3 剧 烈 破 坏 阶 段[77g,
                模拟斜坡逐步填筑升高的过程的方法,即在不同                            80g]。由于Ⅰ 1 稳定阶段和Ⅰ 2 沉降阶段的变形迹
                加速度下量测同一斜坡模型顶部变形的方法,也                            象并不明显,所以在后续分析中将二者合并,统
                可以近似模拟土体斜坡分层逐步提高的填筑过                             称为Ⅰ斜坡固结沉降阶段。
                程。该方法同样能用来模拟堆积体斜坡逐步填                             2.2 离心模型试验表层宏观变形特征分析
                筑升高的过程。本文根据斜坡堆积过程的离心                                 离心模型试验过程中,通过高速相机观察模
                模拟方法,设定每当离心加速度增加 5g 时,离心                         型在超重力环境下的拉裂-蠕滑-剪断过程,并进
                模型向上砌筑一层,共计 16 层,并绘制点位 10 的                      行图像处理,如图 4~图 8 所示,其中位移变化图
                沉降曲线,如图 3(c)、图 3(d)所示。沉降曲线上                      反映了各观测点在每个阶段的运动轨迹和位移
                每条线代表不同的加速度,而曲线的物理意义表                            累积量。由图 4~图 8 可以看出,模型在离心作用
                示沉降量从 0 开始达到沉降峰值最后完成沉降。                          下先发生整体沉降,后在坡表出现张拉裂缝;随
                由图 3(c)、图 3(d)可以看出,斜坡在[0,10g)竖向                  着时间的推移,裂缝进一步加长加深,坡体变形
                位移量较小;[10g,50g)竖向位移变形增长量较                        加剧;试验后期,坡面逐渐失稳,滑动面形成。
                为均匀;[50g,60g)竖向位移发生大规模突发性                            1) I 斜坡固结沉降阶段[0,10g)
                变形;[60g,80g]竖向位移变形量增加明显。                             斜 坡 变 形 :滑 坡 土 体 在 该 阶 段 发 生 应 力 调
                     将土体先期固结压力与现有覆盖土重之比                          整,滑坡整体保持稳定,坡表无裂隙,坡脚轻微蠕
                定义为超固结比 R,其计算式为:                                 滑,其余部分无明显变形。
                                                                     速率云图:无明显变化。各观测点无位移形
                                        p c
                                   R =                  (1)
                                        p 1                      变数据,遂以此为初始稳定阶段。在该阶段,在
                                                                 超重力作用下土体被压至紧密,制作模型时人工
                式中, p c 为根据土体密度计算的先期固结压力; p 1
                为土压力传感器得到点位 10 的土压力数据。由                          分层夯实产生的不均匀误差在此时调整完毕。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