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8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5年第6期
P. 208
1230 武 汉 大 学 学 报 (信 息 科 学 版) 2025 年 6 月
水量 627.5 mm,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最少,年际 水深度为 b,若 b>a,则将 b 的值设定为 a。
变化大(最多 900 mm 以上,最少不足 400 mm), 3)若前一个时间段 t−1 内未降雨且积水深
这种不稳定性易致旱涝灾害,在城市排水系统不 度小于 3 cm,而当前时间段 t 同样未降雨且积水
完善区域内涝较严重。本文使用开封市 15 个积 深度也小于 3 cm,则将当前时间段 t 的积水深度
水监测站和 6 个气象站 2020—2021 年间的小时 设定为 0。
积水深度、降水数据以及监测站点的位置数据。 原始数据可能在数值范围上差异较大,因此
2.2 数据预处理 需要进行规范化处理,使得数据具有一致的、可
积水监测数据通过传感器采集,极易受到温 比较的范围,让数据更适合模型去学习其中的特
度、湿度等外界因素的干扰,这使得积水监测站 征和规律,计算式分别为:
所测的积水深度数据存在大量异常值和缺失值。 x - x min
x 1 = (11)
为保证积水是由降雨导致的,需要通过滑动窗口 x max - x min
法对原始积水数据进行处理,保障数据的可靠性 y 1 = y - y min (12)
与规范性。 y max - y min
式 中 , x 1 为 标 准 化 后 降 水 数 据 ; x 为 原 始 降 水 数
获取积水监测站的积水时间序列数据 R i、降
水时间序列数据 H i 以及各个站点间的距离数据, 据; x min、 x max 分别为降水数据最小值、最大值; y 1
其中 i 表示任意一个积水监测站。本文根据监测 为标准化后的积水深度数据; y 为原始积水深度
站的积水数据选择 3 h 作为窗口大小,从时间序 数据; y min、 y max 分别为积水深度最小值、最大值。
列 的 起 始 点 开 始 ,依 次 将 窗 口 滑 动 至 序 列 的 末 将插值和填补后得到的积水和降雨数据进
尾,每次滑动 3 h。移动窗口进行处理数据时具体 行可视化展示。图 3 展示了所有积水监测站点积
规则和要求如下: 水深度和降雨量随时间的变化。从图 3 可以看
1)在当前时间段 t 内未发生降雨且在前一个 出,1 号和 9 号这两个站点的数据变化较多,故将
时间段 t−1 内无积水的情况下,如果当前时间段 这两个站点的积水深度和降雨量随时间变化图
出现了积水,则将其积水深度记录为 0。 以折线图的形式单独展示出来,如图 4 所示。当
2)在当前时间段 t 未降雨且积水深度为 a 的 积水深度发生变化时,几乎总是伴随着降水的发
情况下,若在前一个时间段 t−1 同样未降雨且积 生,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紧密。
图 3 积水监测站点积水深度与降雨量随时间变化图
Fig. 3 Plot of Water Depth and Rainfall at Waterlogging Monitoring Stations over Time
2.3 结果与分析 水数据相关性的同时,融入距离这个重要因素,
2.3.1 节点关系矩阵 体现监测站之间积水深度相互影响程度,使矩阵
通过利用站点距离数据来构建带有权重的 更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提高预测精度。节点关
节点关系矩阵,能够更全面地考虑积水监测站之 系矩阵如图 5 所示。从图 5 可以看出,2 号与 8 号
间的关系。权重系数代表了监测站之间距离对 两个积水监测站点间的相互影响程度最大,其次
它们相互关系的影响,这样构建的矩阵在考虑积 是 11 号与 12 号两个积水监测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