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
P. 6

专家组. 体育学质性与量化研究:差异、误区与应对

               在研究数据方面,读者在阅读研究报告时可以直                           景”中引述政策文本的内容称为质性研究部分,或将

           接发现   2 种研究会使用不同类型的研究数据—量化                          “研究缘起”中复述自己如何经由生活遭遇产生研究
           研究主要使用数字型的数据,质性研究的数据则多种                             思路称为质性研究部分,但由于这些描述性的文字并
           多样(如文字、音频、视频、图画等) 。                                 未经过研究者对质性材料的系统性分析,因此很难将
                                          [8]
               在研究问题方面,质性研究多尝试通过提出并回                           这些内容称为一种“研究”。又如,现在常见于社会科
           答以“如何(how)”“为何(why)”开头的研究问题,寻                       学领域的“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也因其忽略文
           找研究对象在特定时空环境中被赋予的意义,或者剖                             本在特定语境下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的联系,而以
           析研究对象得以在某一社会中出现的机制或其背后的                             “计数”的方法来分析文本内容,被批评是一种“对质
           因果性联系。量化研究则多尝试通过回答以“什么                              性数据(无论是档案、文字还是访谈内容)的量化分析
           (what)”或“如何(how)”开头的研究问题,发现研究对                      方法” ,而非一种质性研究方法             [12] 。上述这   2 种情况

           象(如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联系                  [9]6-8  以及因    之所以出现,正是因为研究者忽略了质性研究与量化
           果性联系。同时,量化研究中提出研究假设的步骤也                             研究间的本质性差异。
           很少在质性研究中使用。                                          3 本质性差异
               当然,2 种研究在最终得出的研究结果方面也存                              本质性差异意指研究者对研究对象本质的不同
           在直观差异。质性研究对研究结果的论述多尝试通过                             认知— 不同研究在本体论层面的差异。换言之,
           阐释数据收集对象(如受访者)的意义建构或剖析具体                            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本质区别在于,在研究者看来
           时空环境下的因果关系来呈现一种具有典型性的社会                             研究对象的社会性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的认知。
           现象及其背后的意涵或机制             [10-11] 。量化研究则往往尝          这一概念对应分层本体论中“真实层(the real)”的社
           试通过比对数据分析结果与研究假设之间的关系来寻                             会实在— 难以被直接观察到的“社会‘运行机制
           找一般性社会规律        [9]34-69 。                          (mechanism)’” [7]241 。

            2 操作性差异                                                本体论差异一词可能过于抽象,我们可以尝试想
               操作性差异意指那些虽然难以在研究报告中读到                           象一个题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奥运场馆建设的影
           却真实发生的、在研究行为方面的差异,如质性研究与                            响”的研究课题来对此进行解释。如果研究者认为
           量化研究在数据分析方面的差异。这一概念对应的是                             “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一种独立于人的解读而存在的

           分层本体论中的“实际层(the actual)”社会实在,即那                     结构性元素,那么就很可能会依照量化的思路,循着如
           些虽然可能无法被行为者直接体验到却发生了的社会                             下步骤进行研究:①寻找场馆建设工作中可能与可持
           事件  [7]228 。                                        续发展理念有关的领域;②邀请相关人员给这些领域
               量化研究的数据分析主要是对数字型数据的计算                           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关系打分;③通过计算发现这些
           (如  t 检验、方差分析或回归分析)。现在这个过程多                         领域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相关关系;④总结可持续发
           由  SPSS  等电脑软件“代工”,很少还有研究者会在这                       展理念对奥运场馆建设不同领域的影响。
           一过程中按动计算器(遑论拨动算盘)。质性研究的数                                与此相对,如果研究者认为直接影响奥运场馆建设
           据分析过程则充满了反复阅读文本、比较与理解意                              的并不是“可持续发展理念”本身,而是奥组委、设计
           义、归纳或验证机制等内容。虽然现在有了一些质性                             师、承包商等奥运场馆建设利益相关方对“可持续发展
           数据“分析”软件,但它们最大的贡献多是使研究者可                            理念”的解读,而且这些解读里面还包括了他们对自身
           以给数据贴上更多的编码标签,或者迅速找到符合特                             资源与利益的计算,那么就可能会依照质性研究的思

           定条件的已编码数据,但质性研究者亲力亲为地阅读                             路,循着如下步骤进行探索:①辨识奥运场馆建设各个
           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并未改变            [2]45,133 。                 利益相关方,设定受访者效标;②通过观察与访谈了解
               读者虽然很难在研究报告中详细读到这种操作性                           利益相关方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理念;③分析利益相关
           的差异,但我们发现这种差异不仅存在于研究过程之                             方如何建构资源、利益和可持续发展间的关系;④诠释
           中,而且也会使研究者步入陷阱,以至于对自己的研究                            利益相关方解读与奥运场馆建设之间的因果机制。
           做出有待商榷的论述。例如,曾有研究者将“研究背                                 由此不难看出,2 类研究者基于各自对“可持续发

           0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