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1 - 《水产学报》2025年第8期
P. 211
2025, 49(8): 089618 JOURNAL OF FISHERIES OF CHINA
DOI: 10.11964/jfc.20241114748
大黄鱼品质的等级评价
1
1
1
1*
1
1
郑家浪 , 严小军 , 伍源源 , 万发国 , 朱庆玲 , 江丽华 , 第一作者:郑家浪,从事鱼类品质及
环境效应研究, E-mail:zhengjialang@
1
1,2
1,3
陈 舜 , 宋伟华 , 谢尚微 , 吴靖庶 , 许永久 1 zjou.edu.cn
2
1. 浙江海洋大学,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 舟山 316022;2. 南
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浙江 温州 325408;3. 洞头区海洋开发研究
院,浙江 温州 325400
摘要:
【目的】评判大黄鱼的品质差异,满足市场对其更加精细的品质等级
划分需求。
【方法】构建了一个基于形态、体色、质地和营养四个维度的评价体 通信作者:严小军,研究员,博士生
系,共包含 12 个关键品质指标。形态评价通过肥满度、体长/体 导师,连续十年荣登 Elsevier Scopus 中
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是藻类资源生化
高比和几何形态学分析全面评估体型特征;体色评价通过测量黄蓝值 学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主要从事岱
衢族大黄鱼、厚壳贻贝等物种的产业
(b )、红绿值 (a ) 及叶黄素含量确保稳定性;质地评价结合显微观察和 创新应用基础研究。E-mail:yanxj@
*
*
zjou.edu.cn
图像分析,计算肌纤维面积/肌内膜面积比值,并测定总游离氨基酸含
量;营养评价涵盖水分、粗脂肪、∑n-6 多不饱和脂肪酸和∑n-3/∑n-6
比值。折断点回归模型确定各指标的临界值,随机森林算法用于分配
维度权重。最后,筛选了市售价格差异较大的 5 个典型养殖区,邀请 10
位专业人员对大黄鱼的形态、体色和质地进行感官评价,并与客观评分
结果进行对比验证。
+
【结果】大黄鱼品质分为 D (差)、C (较差)、C (一般)、B (尚可)、B (良
+
+
好)、A (较优)、A (优秀)、S (特优) 和 S (极优) 共 9 个等级。野生大 资助项目:国 家 重 点 研 发 计 划
+
黄鱼在各维度评分中均优于养殖样本,并且评价系统与感官评分及市 (2023YFD2401900);南麂列岛国家级
海洋自然保护研究项目 (NJKJ2023002);
场价格具有显著相关性。 舟山渔业育种育苗科创中心专项
(2025Y001);洞头区科技计划项目
【结论】研究建立了基于形态、体色、质地和营养的大黄鱼品质评价 (N2022K04)
模型,为大黄鱼品质等级的精准划分,规范市场定价,并为实现高品
收稿日期:2024-11-03
质的大黄鱼养殖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修回日期:2025-02-16
关键词: 大黄鱼;品质评价;等级;形态;体色;质地;营养 文章编号:
1000-0615(2025)08-089618-16
中图分类号:S 965.322
文献标志码:A
大黄鱼 (Larimichthys crocea) 俗称黄鱼、黄花鱼、大鲜,分布于黄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海南部至雷州半岛以东海域,因其体色金黄、鳞片闪耀、肉质细腻和
营养丰富而深受市场青睐。近年来,由于自然资源的限制和人类活动 © 《水产学报》编辑部(CC BY-NC-ND 4.0)
Copyright © Editorial Office of Journal of
的干扰,野生大黄鱼资源急剧下降。20 世纪 70—80 年代,由于过度 Fisheries of China (CC BY-NC-ND 4.0)
[1]
捕捞和栖息环境恶化,大黄鱼自然种群几近崩溃 。随着人工繁育技
术的突破及苗种养成技术的推广,大黄鱼逐步成为我国重要的海水养
殖品种。2023 年全国大黄鱼的养殖总产量达 28.1 万 t,位居我国海
中国水产学会主办 sponsored by China Society of Fisheries https://www.china-fishery.cn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