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1 - 《水产学报》2025年第8期
P. 161
何浩斌,等 水产学报, 2025, 49(8): 089614
0.100 0%、0.010 0%、0.001 0% 的尼罗罗非鱼粉, 尼罗罗非鱼 O. niloticus
其他鱼类与虾蟹类 other fish and crustaceans
获得掺杂不同含量尼罗罗非鱼粉的混合鱼粉样 3 500
3 000
品,分别提取样品总基因组 DNA 并进行 RT- 2 500
PCR 检测。 相对荧光单位/RFU relative fluorescence unit 2 000
市售鱼粉样品尼罗罗非鱼源性成分的检测 1 500
1 000
市场上购买 8 种不同来源的鱼粉样品,按 500
上述方法进行 DNA 提取和 RT-PCR,检测是否
0 10 20 30 40
有尼罗罗非鱼源性成分。
循环数/个
数据处理 每个实验样品设 3 个平行, cycles
利 用 SPASS 17.0 软 件 进 行 数 据 分 析 , 利 用 图 1 尼罗罗非鱼引物特异性验证 RT-PCR 扩增曲线
Excel 软件进行图表编辑,实验数据用平均值± Fig. 1 RT-PCR amplification curves of the specificity
标准差 (mean±SD) 来表示。 verification in O. niloticus primers
2 结果 DNA 模板质量浓度稀释至 0.010 0 ng/μL 时,C t
值为 35.01±0.26,大于 34.00 (表 1,图 2)。综上
2.1 尼罗罗非鱼源性成分特异性检测实验 可知,本实验设计的尼罗罗非鱼特异性引物,
利用特异性引物对尼罗罗非鱼以及其他鲈 其灵敏度可检测到浓度在 0.100 0 ng/μL 水平的
形目、鲤形目等 50 种常见鱼类与 5 种虾蟹类 DNA,即 RT-PCR 可以检测出 100.000 0 pg 的尼
的 DNA 进行 RT-PCR 扩增,实验结果显示,尼 罗罗非鱼源 DNA。
罗罗非鱼样品出现了明显的特异性扩增曲线, 2.3 混合样品尼罗罗非鱼源性成分鉴定
而其他 50 种常见鱼类与 5 种虾蟹类的 DNA 均
未出现典型特异性扩增曲线,C 值均大于 35.00 RT-PCR 结果显示,当鱼粉中尼罗罗非鱼
t
t
(图 1)。实验表明,本研究设计的引物具有比较 成分含量低至0.010 0% 时,C 值为 32.69±0.31
(小于 35.00),依然可以被检出,判定检测限度
明显针对尼罗罗非鱼源性的特异性,可用于尼
罗罗非鱼源性成分检测与鉴定。 可达到 0.010 0% (表 2,图 3)。以纯鱼粉中尼罗
罗非鱼粉含量百分比对数值 lg(尼罗罗非鱼质
2.2 尼罗罗非鱼源性成分灵敏度检测实验
量含量百分比,%) 为横坐标,其对应的 C 值
t
尼罗罗非鱼不同 DNA 浓度梯度 RT-PCR 为纵坐标,绘制尼罗罗非鱼质量百分比的对数
结果显示,当尼罗罗非鱼 DNA 的质量浓度为 值 与 C 值 之 间 的 标 准 曲 线 , 得 到 回 归 方 程
t
2
0.100 0 ng/μL 时,RT-PCR 出现典型特异性扩增 y=−2.6275x+21.32, R =0.961 6, 扩 增 效 率 为
曲 线 , C 值 为 32.60±0.36, 小 于 34.00, 当 140.210 0%。在 0.010 0%~100.000 0% 的尼罗罗
t
表 1 尼罗罗非鱼不同 DNA 浓度梯度的 RT-PCR 扩增 C t 值
Tab. 1 RT-PCR amplification C t values of O. niloticus with different DNA diluted concentration
C t 值 cycle threshold
DNA质量浓度/(ng/μL)
DNA mass concentration 平行实验1 平行实验2 平行实验3 平均值±标准差
parallel test 1 parallel test 2 parallel test 3 mean±SD
100.000 0 22.39 22.41 22.53 22.44±0.08
10.000 0 25.70 25.80 25.84 25.78±0.07
1.000 0 28.99 29.28 29.07 29.11±0.15
0.100 0 32.19 32.74 32.87 32.60±0.36
0.010 0 35.30 34.79 34.95 35.01±0.26
0.001 0 N/A N/A 36.31 36.31±N/A
注:“N/A”表示检测值低于可检测的下限,下同。
Notes: “N/A” indicates that the detection value is below the lower detectable limit, the same below.
中国水产学会主办 sponsored by China Society of Fisheries https://www.china-fishery.cn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