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2 - 摩擦学学报2025年第5期
P. 152

786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第 45 卷


            体系工作前后锥入度的变化显著,表明P34HBG体系                            (a)          (b)            (c)
            具有剪切迅速稀化特性,其机械安定性能相对较弱.
            P34HBG体系的滴点与稠化剂含量关联性不强,基本
            上都在148 ℃左右,低于对照组COLG-17.5%. 这可能
            是因为不同稠化剂含量的P34HBG受热或被挤压时分
                                                                 (d)          (e)
            子变化率相似,被包覆在分子之间的基础油几乎在相
                                          [28]
            近的温度下因分子变形而被挤出 . P34HBG体系的
            钢网分油率高于对照组润滑脂,表明P34HBG体系的
            胶体安定性能较差. 随着稠化剂含量增加,P34HBG体
                                                                  Fig. 2    Photographs of COLG-17.5% and P34HBGs:
            系的钢网分油率从27.05%下降到2.87%,表明P34HBG
                                                                 (a) COLG-17.5%; (b) P34HBG-48%; (c) P34HBG-38%;
            体系的胶体安定性能逐渐改善. 这可能是因为随着稠                                    (d) P34HBG-28%; (e) P34HBG-18%
            化剂含量增加,P34HBG体系的微观结构越紧凑,对基                           图 2    COLG-17.5%和P34HBG体系的照片:(a) COLG-
                                                                     17.5%;(b) P34HBG-48%; (c) P34HBG-38%;
            础油的束缚能力越强,使得P34HBG体系的胶体安
                                                                        (d) P34HBG-28%; (e) P34HBG-18%
            定性能存在明显的区别. P34HBG体系的起始氧化温
            度随着稠化剂含量增加而逐渐提高,并趋近于对照组                            较大,如图4所示,呈现出与膨润土润滑脂和部分二聚
                                                                                  [30]
            润滑脂,表明P34HBG体系的氧化稳定性能逐渐提                           脲润滑脂的微观结构 类似的不规则堆叠的片状结
            升且与对照组润滑脂相当. 在锥入度相同的情况下,                           构,且其厚度均小于100 nm. 当稠化剂P34HB含量逐
            P34HBG (P34HBG-48%)的抗氧化性能略高于COLG-                  渐减少时,所制备的润滑脂微观聚集体中的基础片状
            17.5%,可能是因为P34HBG的稠化剂不含金属离子,                       结构尺寸表现出增大且单位空间的聚集数量减少的
            避免了皂基稠化剂中金属离子对润滑脂基础油的催                             趋势,致使润滑脂的内部骨架结构中的空腔体积变
                      [29]
            化氧化作用 .                                            大,从而可能导致稠化剂束缚基础油的能力变弱,这

            2.2    润滑脂的结构表征                                    一现象与钢网分油的测试结果相一致.
                P34HBG体系的外观形貌与对照组COLG-17.5%                        采用红外和拉曼光谱对P34HBG体系的分子结构
            类似,具有润滑脂独特的半流动状态,如图2所示. 随                          和相互作用力进行了表征,结果如图5所示. 图5(a)所
            着稠化剂含量减少,产物外观颜色逐渐变浅,其表观                            示为P34HBG-48%、蓖麻油和P34HB的红外光谱图,
            硬度逐步降低,流动倾向性增强.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                           P34HB中-O-H基团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出现在3 442 cm              −1
            镜(SEM)对所制备的润滑脂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如                          处,稠化蓖麻油制备成润滑脂后,P34HBG-48%中该
                                                                                              −1
                                                                               −1
            图3所示. COLG-17.5%的微观结构均呈现出三维螺旋                      吸收峰由3 442 cm 移动到3 437 cm 处,发生了明显
            缠绕的皂纤维结构,新型润滑脂稠化剂P34HB微观下                          的峰宽化和红移现象. 同时与蓖麻油的红外谱图对
            呈现为类球形黏连结构,且其在经过制备润滑脂的一                            比,新制备的P34HBG-48%中O-H基团的伸缩振动吸
                                                                             −1
                                                                                            −1
            系列过程后最终呈现为不同尺寸互相交叠的片状聚                             收峰由3 402 cm 移动到3 437 cm 处,该吸收峰发生
            集体. P34HBG体系的微观结构与锂基润滑脂的区别                         峰宽化和蓝移的现象. 此外,与P34HB和蓖麻油二者


                (a)                                            (b)











                                                     100 nm                                         100 nm

                                      Fig. 3    SEM micrographs of (a) COLG-17.5% and (b) P34HB
                                          图 3    (a) COLG-17.5%和(b) P34HB的SEM照片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