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1 - 摩擦学学报2025年第5期
P. 151
第 5 期 杨珊珊, 等: 新型聚羟基脂肪酸酯基环境友好型润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785
1.4 润滑脂微观形貌和结构的表征 钢,硬度为730HV,直径为10 mm;钢盘粗糙度(R )约
a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JSM-7610F)对润滑 为84 nm,直径为24 mm,厚度为7.85 mm,硬度约为
脂的微观形貌进行表征;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 730 HV. 在试验频率为25 Hz和试验温度为40 ℃的条
Tensor 27, Bruker, Germany)和DXR显微激光拉曼光谱 件下进行极压性能测试. 在测试温度分别为40、60、80、
仪(DXR Microscopic Laser Raman Spectrometer, Thermo, 100和120 ℃,频率为25 Hz,冲程为1 mm,载荷为25 N,
Germany)对润滑脂的关键分子结构进行光谱分析. 测试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研究了P34HBG体系的
1.5 润滑脂的流变性能测试 摩擦学特性并与对照组COLG-17.5%的摩擦学性能进
采用奥地利安东帕有限公司的MCR302旋转流变 行了对比分析.
仪评估润滑脂的流变特性. 所有试验均采用PP25平板, 采用LEXT OLS5000 3D测量激光显微镜和Thermo
直径为24.958 mm,间距设为1 mm. 试验温度为25 ℃、 Scientific K-Alpha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测试
−1
剪切速率为0.01~100 s ,研究P34HBG体系的表观黏 后(载荷为25 N、频率为25 Hz、温度为40 ℃、测试时
度随剪切速率变化的关系,并对黏度曲线进行Carreau 间为30 min)钢块磨痕的磨损体积及其表面元素的化
Yasuda模型拟合. 在振荡模式下,控制试验温度为25、 学价态进行表征.
80和120 ℃,固定角频率(ω)为10 rad/s进行振幅扫描
测试. 在试验温度为25 ℃,固定应变为0.1%条件下进 2 结果与讨论
行润滑脂的触变性试验. 2.1 润滑脂的理化性能分析
1.6 润滑脂的摩擦学性能测试 对不同稠化剂含量的P34HBG和对照组COLG-
采用德国Optimol公司的SRV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 17.5%的关键理化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列于表2中. 可
测试润滑脂的摩擦学性能,试验中钢球为AISI 52100 以观察到,相对于对照组COLG-17.5%来说,P34HBG
O
O O O O OH
H n OH O O OH
O OH O O
P34HB Castor oil
3
1 2 Room
300~400 r/min 160 r/min temperature
160-175 ℃ 1 h-175 ℃ Cooling
10 min
Fig. 1 Preparation process graph of P34HB grease [26]
图 1 P34HB润滑脂的制备过程示意图 [26]
表 2 P34HBG体系和对照组COLG-17.5%的基础理化性能
Table 2 Basic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P34HBGs and control group COLG-17.5%
Unworking Working Oxidative induction
Grease Dropping point/℃ Oil separation/%
penetration/0.1 mm penetrations/0.1 mm temperature (IOT)/℃
COLG-17.5% 287 288 203 0.03 179.50
P34HBG-48% 290 408 149 2.87 183.00
P34HBG-38% 308 415 149 10.45 174.80
P34HBG-28% 330 420 148 17.88 174.10
P34HBG-18% 369 422 146 27.05 1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