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摩擦学学报》2021年第2期
P. 18

第 2 期                     曹靖雨, 等: 制动工况对汽车半金属刹车片磨损性能的影响                                       163

            制动压力的折线关系图,如图3所示.                                  气体常数,J/(mol·K);T是绝对温度,K. 则试验用的半

            2.1.1    制动压力对磨损量的影响                               金属刹车片摩擦材料的磨损量主要受正压力、滑动速

                图3(a)所示为远离油缸侧刹车片的折线关系图.                        度、摩擦面温度和摩擦时间的影响.
            因为两侧刹车片磨损量值很接近,所以只绘出了远离                                由式(2)和式(3)可知,制动压力的升高,刹车片与

            油缸侧刹车片的图. 由图3(a)可以看出,制动压力的增                        制动盘的摩擦接触时间会变短以及摩擦面的滑动速
            加,无论制动初速度为多大时,曲线的最大变化增幅                            度变小,摩擦面的正压力和剪切力更大和更强烈,并
            不超过0.03 mm,即磨损量变化量比较小,但整体上磨                        且制动盘动能转换为热能的时间更快,则摩擦面温度
            损量曲线处于升高的变化状态. 图3(b)所示为远离和                         更高,所以刹车片磨粒磨损和热磨损更剧烈. 然而,由
            靠近油缸侧刹车片的折线关系图,由图可见磨损量均                            文献[16]可知,若制动压力不大于2.6 MPa时,增加制
            值曲线均有略微增长趋势.                                       动压力,摩擦副表面啮合的微凸体和部分不牢固的填
                                                        [15]
                由摩擦材料(聚合物基体)磨损的定量计算公式 :                        料颗粒都会慢慢脱落,由于压力和剪切力,磨屑变形
                                                               进而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摩擦副的磨损,而且半金属
                                     a
                                       b c
                             ∆W = αP V t                (2)
                                                               刹车片中的金属纤维和金属粉体含量较高,利于散
                考虑到当摩擦面温度高于摩擦材料粘合剂的热
                                                               热,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刹车片磨损不剧烈. 综上,制动
            分解温度时,式(2)中的常数α因材料热分解而会变化,
                                                               压力在0.8~1.6 MPa范围内逐渐升高,制动压力值都不
            则将式(2)与物理化学中测定活化能的阿伦尼乌斯公
                                                               太高,图3(a~b)中磨损量和磨损量均值曲线有比较小
            式结合得到:
                                                               的增幅,即不足以导致磨损量的较大变化.

                                   a
                                     b c −E/RT
                           ∆W = βP V t e                (3)    2.1.2    制动压力对磨损量稳定系数的影响
            式中:△W是摩擦材料磨损量,mm;β是常数;P是正压                             图3(c)所示为远离和靠近油缸侧刹车片的折线关
            力,MPa;a,b,c是常数(由材料种类和摩擦条件确定);                      系图. 由图3(c)可知,磨损量稳定系数均介于0.445~
            V是滑动速度,m/s;t是摩擦时间,s;E是摩擦材料产生                       0.498之间,与1相差较远.
            磨损时的活化能,kJ/mol;e是自然对数的底;R是摩尔                           根据磨损量稳定系数反映刹车片磨损量在非固

                  0.22
                                                                      0.10
                  Wear loss in a set of wear test/mm  0.18  80 km/h  Mean wear loss/mm  0.09  the cylinder side
                               40 km/h
                                                                          (b)
                      (a)
                  0.20
                                                                                    Away from the brake pads on
                               60 km/h
                               100 km/h
                                                                                    Near the brake pads on the
                  0.16
                               120 km/h
                                                                                    cylinder side
                                                                      0.08
                  0.14
                  0.12
                                                                      0.07
                  0.10
                  0.08
                                                                      0.06
                  0.06
                  0.04
                  0.02
                  0.00                                                0.05
                                                                      0.04
                        0.8   1.0    1.2   1.4   1.6                       0.8    1.0   1.2   1.4   0.8
                              Braking pressure/MPa  0.6  (c)                      Braking pressure/MPa
                                             Sability coefficient of wear loss/mm  0.5  Away from the brake pads on
                                              0.4
                                                           Near the brake pads on the
                                                           cylinder side
                                              0.3          the cylinder side
                                                   0.8   1.0    1.2   1.4   1.6
                                                         Braking pressure/MPa

                                Fig. 3  Relationship between braking pressure and wear performance parameters
                                           图 3    磨损性能参数和制动压力的折线关系图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