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6 - 《摩擦学学报》2020年第6期
P. 66

第 6 期       沈明学, 等: 表面机械滚压处理(SMRT)316L不锈钢梯度纳米层在腐蚀介质下的摩擦学行为研究                                 749

            晶粒变形程度不大. 与图1中未实施SMRT试样组织间                         的表面硬度也可达到类似的提升效果,前者表面硬度
            的显著差异在于该区域内部分晶粒内部出现了平行                             由5 GPa提升至7.2 GPa左右,但影响层厚度不足80 μm,
            分布的滑移带,且这些滑移带在不同晶粒间的取向不                            而后者表面硬度较基体提高了80%,但影响层厚度仅

            同,如图2(a)中黑色箭头所示.                                   达到200 μm.
                TEM分析发现上述C区域内位错密度极高并出现                             通过上述对比表明:SMRT加工获得的梯度纳米
            条状缠结迹象,见图2(e);而在A和B区域交界处附近                         晶层和影响层厚度远远超过了SMAT、表面喷砂/喷丸
            (距表面深度约150 μm),晶粒呈片层状孪晶特征,片层                       等常用加工手段.
            间距在30~60 nm范围,见图2(d);而随着深度的减少,                         另一方面,为突显近表层纳米硬度沿深度方向的
                                           [9]
            表层材料的受力状态变得更为复杂 ,片层状的孪晶                            分布规律,图3横坐标采用对数坐标表示. 分析发现:
            会发生相互交割,形成图2(c)中虚线围成的菱形格子                          在20至100 μm区间内硬度值分布较为平坦,此后硬度
                         [21]
            (rhombic blocks ),许多学者   [3, 21] 已证实此类多系的孪         值沿深度平滑下降至粗晶基体值,且最高值出现在距
            晶交割可以促使细晶奥氏体发生马氏体相变以及表                             表层20 μm以内的范围内. 结合图2的相关分析可知:
            层纳米晶的形成. 图2(b) 及其右上方插图为表层纳米                        硬度值的分布规律与SMRT加工后近表层材料微观组
                                                               织结构密切相关. 但作者查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发
            结构的TEM 明场像及选区电子衍射(Selected area
            electron diffraction,SAED)花样. 放大后的TEM 明场           现:基于机加工法制备的梯度纳米层,学者们普遍认
                                                               为近表层硬度沿深度分布呈单调递减规律                   [2, 5, 15-16] . 其
            像发现此时纳米结构近似等轴晶;此外,不同于图2(d)
            中的SAED花样,此时的SAED花样也进一步证实了选                         原因主要在于他们大多采用线性坐标法表示、且近表
            区内存在着大量纳米晶. 通过TEM结合图像分析软件                          层范围内采集数据少,导致分布规律未能真实反映.
                                                               2.2    SMRT处理对腐蚀磨损性能的影响
            (Nano Measurer)测得表层纳米晶粒尺寸平均值约30 nm.
                                                               2.2.1    单一腐蚀作用下的表面形貌
            此外,利用EBSD进一步表征了这种梯度纳米层的晶
                                                                   图4所示为SMRT和unSMRT试样在1 mol/l HCl腐
            粒尺寸、形状和取向特性,相关结果我们近期已作
                [9]                                            蚀溶液中浸泡2 h后的表面形貌. 由图4可得:unSMRT
            报导 .
                                                               试样表面点蚀特征显著、点蚀坑呈多孔海绵状且数目
                图3为SMRT试样截面在不同表面深度上的纳米
                                                               多、面积大,见图4(a);而SMRT试样未见严重损伤,表
            硬度分布图. 观察到最表层(纳米细晶)处硬度超过
                                                               面仍较为光滑,但局部偶有点蚀坑和浅表裂纹出现,
            5.5 GPa,而沿深度方向硬度呈递减趋势,在距表面
                                                               见图4(b). 对比图4(a)和(b)插图进一步表明:SMRT制
            2 mm以上区域硬度趋于试样心部,其值约2.8 MPa,也
                                                               备的梯度纳米层能有效抵御HCl腐蚀,显著减缓了腐
            就是SMRT获得的细晶纳米层硬度相比初始粗晶基体
                                                               蚀损伤.
            足足提高了1倍,SMRT硬化影响层厚度超过1 500 μm
                                                               2.2.2    摩擦系数时变曲线
                                  [21]
                      [18]
            以上. Fu等 和Roland等 分别采用表面喷砂处理马
                                                                   图5示出了SMRT和unSMRT两种试样在纯水介
            氏体钢和采用SMAT在316L不锈钢表面制备纳米晶
                                                               质和HCl溶液腐蚀环境中的摩擦系数时变曲线. 在纯
                   6                                           水介质下,两种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在整个摩擦周期内
                                          Average
                                                               相对稳定;相比unSMRT试样,滚压处理后摩擦系数值
                   5                                           略低但下降幅度并不明显,表明滚压处理后表面纳米
                  Hardness/GPa  4  Nanocrystalline             化层对摩擦系数的影响较小,如图5(a)所示. 这与文献

                                                                           [13]
                                                                                       [3]
                                                               中借助SMAT 和表面喷砂 等手段报道的摩擦学行
                   3         Coarse grain                      为相似,其主要原因在于往复摩擦足以致使不锈钢基
                                                               体表面产生强烈塑变,摩擦本身也会诱导亚表层金属
                   2                                           产生加工硬化和晶粒细化现象             [19, 22] .
                      10    40   100   400  1 000  4 000
                                  Depth/μm                         在腐蚀介质中,SMRT处理前后摩擦系数的降幅
                                                               相比纯水介质环境下更为明显,如图5(b)所示. 值得注

                Fig. 3    Nano-hardness distribution of SMRT samples
                       at different depths from the surface    意的是,在腐蚀介质环境下无论是SMRT还是unSMRT
               图 3    SMRT试样距表面不同深度下的纳米硬度分布                    试样,在滑动过程中摩擦系数均会出现瞬时波动特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