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5 - 《摩擦学学报》2020年第4期
P. 115

第 4 期                    袁才钦, 等: 铁路车轴过盈配合面微动损伤分析及有限元仿真                                       525













                                       100 μm                          100 μm                          100 μm
                 (a) Border between zone I and II  (b) Zone II near the zone I     (c) Zone II near the zone III


                                             O
                                             Cr
                                             Mn


                                                                              Fe
                                              Fe
                                                                              Mn
                                              Ni
                                                                           Cr
                                            C       Si                  Cr Mn    Fe
                                           0    1     2    3     4    5     6    7
                                                      Bingding energy/keV
                                                    (d) EDS image of zone II

                                      Fig. 8  SEM micrographs and EDS spectrum of zone II in fig.6
                                                图 8    图6中II区SEM图及EDS图

                                                                                   [16]
                  40                                           图2,固定轮缘表面节点 ,并在偏心质量块对应位置
                                    34.89        ZoneⅠ
                  35                                           处施加载荷. 由于接触边缘存在严重的应力集中,因
                                                 ZoneⅡ         此对其进行网格细化,最小网格为0.02 mm,如图12(b)
                Percentage of oxygen/%  25                     所示. 仿真采用C3D8单元,轮轴间通过接触对的形式
                                                 ZoneⅢ
                  30
                           27.67
                  20
                                                               实现过盈配合,轮内径配合面为主面,轴外径配合面
                  15
                                                               为从面. 接触面间的摩擦行为遵循库伦摩擦定律,摩
                  10
                                              5.27             擦系数设置为0.7      [5, 7] ,切向行为由罚函数接触算法进
                  5
                                                               行控制.
                  0
                                  Damage zone                      轮轴有限元仿真计算过程如下:第一个分析步对

                Fig. 9    Percentage of oxygen in each damaged zone  轮缘最表层节点及轮缘左侧节点施加固定约束,并实
                          图 9    各损伤区氧含量                       现过盈配合;第二分析步施加y方向的载荷F  = F ,确
                                                                                                     y   0
                                                               保车轴接触最边缘名义应力为75 MPa;第三分析步在
            的影响.
                                                               A点施加两个相互垂直且随时间变化的分力F  =
                                                                                                          y
                为测量磨屑层厚度,需要对观察表面进行清洗,
                                                               F cos(2πt)和F = F sin(2πt),两分力的合力F 即为所需
                                                                0
                                                                                                    0
                                                                              0
                                                                           z
            并保证两次观察的轮廓处于同一截面. 首先,用维氏
                                                               旋转弯曲载荷,其简谐变化图如图13所示.
            硬度仪对未清洗试样做标记,并使用CLSM对该标记                           3.2    有限元结果
            表面进行观察,记录表面轮廓数据. 然后用次氯酸                                由于轮轴采用过盈配合方式连接,微动区的接触
            (HClO)对观察试样表面磨屑进行清洗,再利用CLSM                        压应力、摩擦剪应力及微动滑移幅值等接触参量 难
                                                                                                         [24]
            对同一截面进行观察. 测量结果如图11所示.                             以通过试验方式测得,只能通过有限元获取这些参量
                                                               的分布. 此外,由于轴向应力是微动疲劳的主要驱动
            3    有限元仿真
                                                               力,也有必要探究微动磨损对轴向应力的影响. 在旋
            3.1    有限元模型                                       转弯载荷作用下,车轴处于拉压的循环状态,由于损
                根据图1所示试样尺寸,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                       伤更容易发生在受拉侧,所以后续微动参量均取自受
            建立对应的有限元模型,如图12(a)所示. 边界条件同                        拉侧.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