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摩擦学学报》2020年第3期
P. 52

318                                     摩   擦   学   学   报                                第 40 卷


            Atomic                                    要来自摩擦副,因此可以推测06Cr13的磨损比405不
           fraction/%  A  B   C    D      A
             x(O)  47.6  58.23  26.93 59.16  B        锈钢严重,此结果与图5扫描电镜结果相符.
             x(Cr)  18.16  15.41  24.75 18.44  C
             x(Fe)  13.6  7.29  6.99  13.34               图7为不同温度下06Cr13磨痕表面的EDX分析.
             x(Ni)  O  19.35  18.33  41.33  7.09  D   由图7可知,随着温度的增加,氧的相对含量增加. 在
          Intensity  Fe  Ni  Cr  Cr Fe  Ni            剥层裂纹区域检测到很高的O峰,氧的相对含量高于

                                                      67% (原子分数),说明在微动过程中,材料表面先由于
                                                      相对运动被氧化,然后才以剥层方式剥落.
                                                          图8所示为690合金的EPMA线扫描结果,由未磨
                                                      损区域向磨痕区域进行扫描,扫描路径为箭头所指,
          0             1     6   7    8   9
                        Energy/keV                    D=100 μm,T=90 ℃. 由图8可知,在磨损区域,有镍和

       Fig. 6    EDX results of site A~D in Fig.3 and Fig.4  铬的贫瘠区,氧和铁的富集区,表明该区域为磨屑堆
      图 6    扫描电镜图(图3和图4)中对应各点的EDX分析                  积区域,磨屑的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在磨损区域
                                                      中氧和铁的含量变化呈现锯齿状,这可能和在水介质
   D=100 μm,T=90 ℃时,690合金磨痕表面的含氧量接                    中磨屑充当磨粒有关,在犁沟内氧化严重,所以氧和
   近;而当配副材料为405不锈钢时,690合金磨痕表面                         铁的含量较高,而其他区域氧和铁的含量较低,因此
   的 含 铁 量 (原 子 分 数 7.29%)较 低 , 其 含 量 约 为 与           呈现锯齿状. 当配副材料为06Cr13时,在部分区域检
   06Cr13进行配副(原子分数13.34%)时的一半. 690合金                  测的镍含量基本接近为零,可能是由于06Cr13材料在
   的主要成分为Ni和Cr,在690合金表面检测到的Fe主                        微动过程中由于黏着磨损转移到690合金表面. 因此,


       Atomic fraction/%                                  Atomic fraction/%
       x(O): 67.58                                        x(O): 73.51
       x(Cr): 13.17                                       x(Cr): 17.20
       x(Fe): 15.52                                       x(Fe): 3.24
       x(Ni): 1.988                                       x(Ni): 5.51


                          ①                                                 ②



                                        50 μm                                              50 μm

                       (a) RT                                            (b) T=90 ℃

                                Fig. 7  SEM micrographs of the worn 06Cr13 plates
                             图 7    不同温度下06Cr13磨痕表面的EDX分析,D=100 μm





      Ni                                                     Ni




      Cr                                                     Cr


      Fe                                                     Fe
      O                                                      O
                                       200 μm                                              200 μm


                  (a) 405 stainless steel                         (b) Suench-tempering 06Cr13

                Fig. 8  SEM micrographs and EPMA line scan on worn surface of 690 alloy,D=100 μm,T=90 ℃
                              图 8    690合金的EPMA线扫描结果,D=100 μm,T=90 ℃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