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 - 《高原气象》2023年第1期
P. 60

高     原      气     象                                 42 卷
              56
             川藏峡谷区和藏南谷地和柴达木盆地、 青海高原的                            趋势变化, 以研究高原森林分布对变暖的响应。图
             部分地区(图略), 无论在量值上还是空间分布上,                           7(a)显示, 与历史参考期相比, 在 2 ℃温升期高原
             该结果都与气候平均的遥感观测相去甚远(Bao et                          南部和东南边缘森林小幅减少, 整体而言, 历史参
             al, 2014)。研究表明, 高原森林仅分布于高原南部                       考期高原南部和东南边缘森林覆盖率呈显著减少
             和东南缘等少量地区(王青霞等, 2014), CMIP5 多                     趋势(通过 95% 的信度检验), 尤其在 20世纪 80~90
             模式的模拟误差主要由耦合模式中植被模型的偏                              年代(1992 年之后), 年际变率趋缓, 在 2 ℃温升期
             差造成的(Bao et al, 2014)。鉴于此, 本文仅考察                   该区森林减少趋势变缓[图 7(b)], 并在 21 世纪中
             历史参考期和 2 ℃温升期高原东南边缘森林分布的                           后期覆盖率有所增加。


















                  图7 历史时期与2 ℃温升期森林覆盖率的空间分布变化[(2026 -2055) -(1971 -2000)](a, 单位: %)和高原区域
                                                  平均的森林覆盖率时间序列(b)
                                         图(a)中右下角的黑框为实际的森林覆盖区(王青霞等, 2014)
               Fig. 7 Difference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forest coverage fraction between historical period and 2 ℃ global warming[(2026 -
                   2055) -(1971 -2000)] (a, unit: %), and region-averaged fraction time series over the forest-covered area (b) over
                     the QXP. The square at the bottom right corner in Fig. 7(a) is real forest-covered area (from Wang et al, 2014)

              4  高原植被对气候因子的敏感性分析                                寒植被生长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方面, 高原的局地
                                                                增温使许多因受热量限制, 到了生长季(高原植被
                  气温和降水率是影响植被生长的最重要的气
                                                                生长季开始时期平均为 5 月)却无法开始生长的区
             候因子(Fang et al, 2004), 二者通过影响植物的光                  域气温高于 0 ℃, 另一方面, 雪线上移使得植被生
             合作用、 呼吸作用、 土壤有机碳分解等进而影响植
                                                                长空间扩展, 所以增温可能是高原植被 LAI增加和
             物的生长和分布。全球变暖首先会影响高原局地                              植被覆盖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
             气候环境, 再作用于植被。因此, 图 8 首先给出了                             高原的降水率存在极大的区域不平衡性。生
             高原区域温度、 降水率在 2 ℃温升期的变化和趋                           长季平均降水率的分布从东南向西北方向递减, 降
             势。图 8(a)表明, 在 2 ℃温升期, 青藏高原升温较                      水率高值区主要位于藏南谷地和川藏峡谷区, 低值
             大的区域在高原西部和北部, 以海拔相对高, 地处                           区位于藏北高原(图略)。2 ℃温升期, 高原降水率
             高原西北部的帕米尔高原升温最显著, 增幅最大可                            增加的区域集中在高原南部的藏南谷地和川藏峡
             达 2. 78 ℃, 海拔相对较低的三江源地区和川藏高                        谷区, 高原西南部和中部长江源头区域也略有增
             山峡谷区增温幅度较小, 最小值为 1. 64 ℃, 高原整                      加, 高原西北部降水率变化相对小[图 8(b)]。对比
             体平均升温达到了 2. 12 ℃。历史参考期和 2 ℃温                       两个时期降水率的变化趋势, 可以发现历史参考期
             升期气温随时间呈线性增长趋势, 但 2 ℃温升期气                          降水率变化不显著(未通过 0. 05 的显著性检验),
             温增加的速率要远高于历史参考期, 说明在 2 ℃温                          但在 2 ℃温升期, 降水率则呈显著的上升趋势[图 8
             升期高原局地增暖加速。增暖幅度较大的区域还                             (d)]。总体来说, 2 ℃温升期的高原比历史参考期
             包括海拔相对高、 积雪冰川广布的藏北高原区域、                            的高原降水增多, 高原变暖湿, 尤其在高原南部降
             高原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区域[图 8(c)], 这与李红                        水率增加趋势较大。未来大气水汽含量增加, 大气
             梅和李林(2015)的研究结论一致, 也验证了前人有                         环流的调整, Hadley环流向极地移动使得信风带区
             关高原是中国区域对全球变暖响应较为敏感的说                              域变大, 加强了高原南部的水汽输送, 从而使得高
             法。全球 2 ℃温升条件下高原增暖对于高原这类高                           原整体都变得更加湿润(王玉琦等, 2019)。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