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3 - 《高原气象》2023年第1期
P. 243
1 期 王 宏等:基于SSPs路径下植被气候生产潜力的预测——以陕甘宁为例 239
图5 不同路径下陕甘宁三省区气候变化情况
Fig. 5 Climate change in the three provinces of Shaanxi, Gansu and Ningxia in different paths
市、 瓜州部分等地区由“暖湿型”向“暖干型”变化 两种。河西走廊等地地处内陆, 受夏季风影响小,
(P<0. 01), 面积占比 19. 3%。甘肃玛曲县由“冷湿 降水少, 光照强, 主要受到水分胁迫, 光照通常不
型”向“暖干型”变化(P<0. 01)。SSP245 路径下[图 构成限制条件, 气温的升高加剧了气候的干旱, 气
5(b)]46. 9% 的“暖干型”地区全部转向“暖湿型”方 温对该地区的植被气候生产潜力呈负向抑制。与
向发展(P<0. 01)。此外, 与历史情况相比 46. 3% 基准期相比, 宁夏以及甘肃白银等地气候向“暖干
的地区依旧保持“暖湿型”(P<0. 01), 只有 5. 4% 的 型”发展, 降水量对植被气候生产潜力的正向促进
地区向“暖干型”变化(P<0. 01), 主要集中在甘肃金 显著增加, 暖干的气候环境下, 气温的上升让降水
昌市, 武威民勤、 凉州、 天祝西北, 张掖山丹县等 成为最主要的驱动因素。陕西、 甘肃东南等地区则
地。甘肃玛曲县由“冷湿型”向“暖湿型”变化(P< 受到气温与降水的联合驱动, 气温与降水对植被气
0. 01)。SSP585 路径下[图 5(c)]仅有 0. 8% 的地区 候生产潜力为正向促进。总体来看, SSP126 路径
保持“暖干型”(P<0. 01), 有 46. 1% 的地区由原来 下随着部分地区气候变干, 单一受降水驱动的面积
的“暖干型”转变为“暖湿型”(P<0. 01)。历史时期 较大。
的“暖湿型”地区依旧保持未变。另外, 1. 4% 的“冷 3. 3. 2 SSP245路径下植被气候生产潜力的驱动力
湿型”气候向“暖湿型”转变(P<0. 01)。 SSP245 路径下植被气候生产潜力与气温的偏
3. 3 陕甘宁三省区植被气候生产潜力的驱动力 相关系数介于-0. 15~0. 92[图 6(d)], 平均值为
3. 3. 1 SSP126路径下植被气候生产潜力的驱动力 0. 39。其中, 甘肃酒泉等地区植被气候生产潜力与
从SSP126路径下植被气候生产潜力与气温[图 气温的负向抑制作用明显, 面积占比达 27. 4%。另
6(a)]、 降水[图 6(b)]的偏相关分析结果来看, 植 外有 59. 2% 的地区通过了 P<0. 01 水平的显著性 t
被气候生产潜力与降水的偏相关性最强, 全部呈正 检验。植被气候生产潜力与降水的偏相关系数介
相关, 偏相关系数介于 0. 92~0. 99 之间, 平均值为 于 0. 94~0. 99[图 6(e)], 平均值为 0. 97, 全部通过
0. 96, 且全部通过 P<0. 01 水平的显著性 t检验。植 P<0. 01水平的显著性 t检验。植被气候生产潜力与
被气候生产潜力与气温的偏相关系数介于-0. 14~ 降水的偏相关性更强。甘肃河西走廊、 兰州、 白银
0. 93, 平均值为 0. 40。其中, 气温对甘肃瓜州、 白 部分地区以及宁夏银川、 石嘴山等地气候干旱, 降
银、 武威北部及宁夏中卫等约占 10. 9% 的地区的植 水稀少, 植被气候生产潜力主要受降水驱动。陕
被气候生产潜力呈负向抑制。这些地区在 SSP126 西、 宁夏、 甘肃东南部等地区气候向“暖湿型”发
路径下气候保持“暖干型”或逐渐向“暖干型”发展, 展, 植被气候生产潜力受气温和降水正向促进。总
气温的上升加剧了气候的干旱, 使植被气候生产潜 体来看[图 6(f)], SSP245 路径下随着陕甘宁三省
力减少。受相同原因影响, 植被气候生产潜力与气 区“暖湿型”面积的扩大, 植被气候生产潜力受气温
温的偏相关系数在甘肃河西走廊、 宁夏、 陕北等地 和降水正向促进的面积较SSP126路径有所增加。
普遍较低, 只有 45. 5% 的地区通过了 P<0. 01 水平 3. 3. 3 SSP585路径下植被气候生产潜力的驱动力
的显著性t检验。说明在SSP126路径下降水是陕甘 SSP585 路径下植被气候生产潜力与气温的偏
宁三省区植被气候生产潜力最强的驱动力。从 相关系数介于-0. 17~0. 96[图 6(g)], 平均值为
SSP126 路径下植被气候生产潜力的驱动力类型来 0. 40。有 12. 5% 的地区植被气候生产潜力与气温
看[图 6(c)], 有“降水驱动型”和“气温降水驱动型” 呈负相关, 依然是在甘肃酒泉瓜州等地, 气温有